抑郁症孩子的治疗,什么才是最好的解药?
接触到不少抑郁症反复复发的,或者没有好彻底,一直耗在里面,变成一种终身的症状,对个体的社会功能有非常不良的影响。
抑郁症患者需要有人持续的、长时间的(一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稳定地给予支持。
首先他们需要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什么是合格的倾听者呢?
这对父母和关心他的朋友都是一个新功课。因为大部分人的倾听都是不合格的,他们习惯性的打断、建议,甚至会指责、隐形攻击,有些人不知不觉地就会把自己的意见、经验滔滔不绝地倒给抑郁症患者,变成了个人的演讲,抑郁症患者成了倾听者,这会让抑郁症患者愈发感觉疲惫,关闭心门,退回自己的世界。
抑郁症患者想要一个理解他的人,只是听,几乎不给建议,只在关键的时候给一点提示。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困难。因为沟通的过程有很多情绪产生,这对听的人来讲是一个考验,语言会搅动听者的情绪,情绪交织与切换,本身需要很高的情绪容纳与分解能力。这也是很多人听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听是费精力的,而消化内容更消耗精力。
这是听的素养。
听还是个体力活。
聊天不是几句话,可能是一小时,二小时,有些抑郁症患者经常半夜三更睡不着,通宵达旦,大部分人在这一点上已经崩溃。陪一晚上,第二天就没有精力工作和正常生活。
有一位家长说,他们想陪伴孩子走过这个困难时期,跟着孩子半夜不睡觉,孩子几点睡家长也跟着几点睡,想法很好,家长也给出了足够的意愿,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最简单的问题,家长第二天拿什么状态来工作呢?
这种需要还是长期的。
有一个家长说,每次孩子要和她说话她就非常紧张,因为孩子要聊很久,有时候语无伦次,有时候全是攻击和抱怨,她如果说错话,孩子就不依不饶,会就某一句话展开一小时以上的谈话。中间不许你分神,饿了也不准你去吃东西……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在早期,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怕打扰别人的,虽然他们内心是多么渴望有人走进他们的心,多么渴望与人靠近。
这只是聊天,就会让很多人在精神与身体上受不了。
然后才是陪伴式治疗。
大家都知道运动疗法的功效,但这也是抑郁症患者最困难的所在。
运动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量呢?
根据过来人的分享,每天要跑个5~10公里,如果有结合其他运动就更好。
很多父母自己本身也是不爱运动的,别说跑5公里了,就是走快一点都气喘吁吁。
家长想着,孩子自己去跑就可以了呀!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抑郁症孩子本身力量就非常不足,如果没有信任的人带领,根本不可能跑起来,他们可是连门都不出。
有些家长会寄希望于其他人,比如治疗师、咨询师、教练。但这并不容易,因为他人无法每天长期坚持,除非家庭有很好的财力,并且运气很好遇见一个非常合适的陪伴者。
我见到一些反复住院的患者,一般来说,如果药物到一定时期都没有起效,就会建议住院治疗,通常有好的效果。
这个效果除了因为住院可以更精确地调整药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住院给患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家庭的治疗环境,即有质量的陪伴式治疗。医生、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会连续提供轻松的愉快的治疗性的支持事件,这种整体的治疗对病人是非常有帮助的。
陪伴患者聊天与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两点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良好的关系。
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本身是紧张的,冲突的,次一点的程度是关系一般,孩子不和你闹,也不和你说,家长无从下手。
要先解决这个问题,治疗与康复才有谈的基础。这也是家庭治疗,家长本身要成长的原因所在。
家长在抑郁症的孩子面前是无助无力的,他们面临的是双重困境。首先是他们本身的困难,那就是父母本身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再遇到孩子的问题,就会陷入混乱,这也是治疗为什么一直在强调父母先治疗的原因。
以抑郁症为例,其实大部分的情绪问题,高质量的陪伴都是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