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作业没完成,9岁女孩留下纸条家中跳下:孩子抑郁与家教有关

文 / 庭爸谈育儿
2020-10-15 00:39

因为没有安排好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个9岁的小女孩 ,从家里跳楼身亡。

她留下了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另一张纸条上写的是:“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而孩子,发给妈妈最后的语音是:老师要求写的作业,只有25分钟来写了,自己完成不了。

这个孩子,内心有多么的挣扎:

一张纸条上,分明是自问: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另一张纸条上,却是挣扎后的释然与解脱:妈妈,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也许,我们觉得孩子太过脆弱了,也许,我们也可以怪老师,但很多这样的迹象,却是我们疏忽了,那个小小的孩子,也许上一刻笑着跟我们说话,下一刻,却冷静的做出这样的决定。

另一个南京的9岁小男孩,写下一张字条,然后真的就这么走了。

字条上写着:“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一个12岁的初中男孩,因为作业没写完,从自家楼上一跃而下。痛不欲生的母亲,却责怪着老师为何要布置这么多作业,结果害死了孩子。

有太多这样的报道了,每一次都让人不禁扼腕叹息,为何现在的孩子,都那么的脆弱呢?

曾有学者在邯郸,采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针对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的522名小学生进行抑郁症状现况调查,最终的结论是:儿童中抑郁症存在较普遍,达到了亚临床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和父母引起重视,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心理疏导,防止这样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带来不良的后果。

正如马云在《开学第一课》上所说:

幼儿园的重点是育儿,培养习惯,小学是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初中则是记忆力和纪律性,高中一定要培养孩子对未来的兴趣,大学开始追求人生的道理。

这也意味着,幼儿和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发挥的是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可以不去重视,我们的家庭教育。这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学校方面,国家卫健委也明确提出,针对抑郁症的孩子,会将抑郁症的复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之中。各个中学、大学等,都要设置心理辅导(咨询),配备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而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很多这些孩子的问题,往往与环境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有关。

但是现在,孩子出了问题,有的家长总是责怪老师没教好,责怪学校没管好,却很少反思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是否出了问题!

不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发展孩子的语言和兴趣,等到入学后出现了各种问题,才慌不择路、怪东怪西,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早早的把目光盯在学习上,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对孩子的兴趣、优势、能力和心态非常漠视,毫不在意,甚至有很多家长觉得,这些东西干嘛要注意?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一切靠边。

现在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焦虑,而这些都传导给了孩子,也让孩子的抑郁症高发,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浮现。

而这些,不是简单一句:“现在的孩子就是脆弱,打一顿就听话了”这么直线的思维。用暴力和强制的手段,带来的是问题的激化和放大。

所以,希望更多的家长意识到这一点,从这些方面来做好:

1、每天的亲子陪伴,让孩子有机会和父母有亲密的联结

通过亲子共读、亲子游戏和亲子交流等体现出来;

亲子陪伴,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一个有父母关爱的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心理营养,他的心理,也会更加健康。

2、每天一鼓励;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管好我们的嘴,开启我们的耳,多听少骂,鼓励不是溺爱,更不是矫宠;

也许我们会觉得,骂多一句怎么了,批评还不是为了你好?相信父母是愿意为了孩子好,但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3、批评有节奏,奖惩有原则

批评孩子,这是父母天然具有的权力,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的监管,来塑造孩子良好品性,但这样的批评,要就事论事,而不是借机发泄情绪。更不应该翻出旧帐一通漫骂。

奖励要注意:不要无原则奖励,而承诺的就一定要兑现,最好的奖励是短时间兑现,时间拖得太长,就没有激励作用,奖励一般不要超过一周时间。小目标小奖励,大目标大奖励,而这些奖励,重在精神与陪伴,少用物质,慎用金钱。

3、做好自己,就会影响孩子。亲身示范,胜似千言!想要孩子有好习惯,从我们自己做起,同时,我们也要有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正如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对生活如初恋,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让这样的生命活力,让孩子也看到感受到。

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就像法国人总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也希望我们,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阳光健康的成长,未来更加幸福。

我是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