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低龄化: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

文 / 新京报
2020-10-12 01:39

▲图片来自华晨宇单曲《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封面

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预计现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近日,新京报刊发专题报道,走进深受抑郁症困扰的患者及其家庭,向心理学专家问计。报道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抑郁症群体的关注,而其中,抑郁症低龄化的问题,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理想单一化、从众化,大大加重青少年挫折感

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遍布各年龄段。有针对青年心理健康的专题调查表明,14岁-35岁的受访青年中有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自杀已经成了15岁-29岁人群第二大死亡原因。在抑郁症正呈现越来越年轻化趋势的同时,抑郁症的就诊率却一直不高。

高患病率和低就诊率之间的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仍在于观念的偏差以及低龄抑郁症的污名化。在当下,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抑郁症还不够了解,甚至带有“这一代就是好吃好喝太娇气,才会胡思乱想”这样的误解。

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群体的“封闭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丧文化”盛行的互联网上,网抑、社恐等词汇时常出现在微博超话、豆瓣小组里,小组成员们的情绪相互感染,很多负面情绪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出口,反而愈加强烈。

导致抑郁症低龄化的因素有很多,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等。青少年的神经机制还不完善,包括遗传基因等等,这些因素也都会带来生物学上的易感性,对抑郁症低龄化产生影响。

而生物学上的易感性会带来心理学上的易感性,但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带来心理学上的易感性,比如“挫折经历”。即在幼儿甚至是婴儿时,缺少父母长辈陪伴和关爱的情况下,个体感受不到稳定和安全,亦会容易变得心理上易感,对于生活中的挫折带来的情绪,其感受的阈限更低、程度更深。

抑郁症在英文中翻译为“depression”,它的形容词格式为“depressed”,在中文可翻译为“绝望的”,抑郁症患者常会有的一种感受就是“绝望”。在心理学认知理论观点中,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曾提出习得性无助模型和绝望模型,模型中指出当个体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将来的结果产生影响时,他就会产生无助,当无助变成绝望时则会导致抑郁。

▲ 图表1 心境障碍的整合模型

一个心理上易感的个体在遭遇挫折(赛里格曼称之为“应激性生活行为”)时,会更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但也不是一定会陷入这样的泥沼。而现在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所遭受的“挫折感”却是不可估量的。

一些家长对青少年成材的功利主义色彩明显,家长心目中的唯成绩论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有了更好的生活,父辈更愿意把所有资源和希望都压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来自父辈的压力骤增。很多人追求同一所大学、同一种生活,青少年间的同辈压力增加。

无论什么资源、机会都是有限的,某个人得到了,就势必会让追求这个目标的另外一些人遭遇挫折。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有许多追求同一个目标的家长,因此自愿或被迫追求同一个目标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能实现的往往只有少数,青少年遭遇挫折的几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增加了。

在挫折面前,孩子最怕被指责、被“凝视”

无论为了高考而拼搏的学生,还是追求一线城市高薪的青年,追求上进原本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在现实竞争面前希望落空时,一些人就很难调适好心态,进而演变成深深的自责,认为自己“无能”“不够努力”。

特别是,一些家长的施压,还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挫败感。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变好才变得娇气而无法承受挫折和压力,并常常以自己小时候艰苦生活举例子,伴随着“要换成你,是不是早就不用活了啊”之类的指责声。

一来,孩子遭遇挫折想要寻求安慰,一些父母却还在“伤口上撒盐”,他们的挫败感与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助感会进一步加强,进而产生消极的归因与行为图式。

▲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二来,早年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更多是身体上的饥饿感、劳累感,其与心理上寻求的稳定与安全并不是对立关系。早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父母给的心理上的稳定感与支持感、生活与生活圈子的稳定性并不一定比现在低。

社会进步的结果之一,就是高品质生活和普通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心理失衡的现象也更普遍。同时,现在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广,心智上更加成熟,其思考的问题也往往不是父辈同年龄段时思考的问题,往往会更深、更广、更具有哲学性。

在成长过程中,挫折是无可避免的。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们应该是陪伴者,最好不要站在对面来指责。根据对一些临床心理咨询师的采访,在青少年抑郁的治疗中,患者的诉求往往是“陪陪我”。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易导致青少年的性格敏感和心理学上的易感性,进而在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会更快更容易更深地遭受失败感、挫折感。

因此,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但更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平时,既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其感受到安全、稳定,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处理情绪的能力。在关爱和陪伴的时候,对青少年的情绪多一些观察和理解,关注青少年的情绪起伏以及行为举止变化。

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需要尽力帮助和保护,而不是一味指责和评判。不要“凝视”他们,应该和孩子们平视以及平等沟通。

对于青少年抑郁症,除了专业治疗外,正确、包容和强大的爱以及长久的陪伴更能带来温暖人心的力量。

□周莉(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