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停药后出现情绪波动,到底是“复发”还是“停药反应”?
传统的精神医学认为,绝大多数的精神心理障碍都需要长期服药,比如双相障碍、多次复发的抑郁症、强迫症等。
但很多患者、家属对精神科药物有抵触心理,尤其是在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很多人甚至擅自减药、停药。如果停药后患者出现症状或病情波动,精神科医生往往会认为这是复发,便再次给患者加药,并比此前服用的剂量更大。
如果这种情况来回发生了几次,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停药就会非常谨慎,甚至也认为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患者在停药后出现了病情波动,这到底是“复发”还是正常的停药反应?服用精神科药物后到底能不能实现逐步停药?
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难题,也是患者、家属十分关心的话题。
在精神科药物里面,苯二氮卓类镇静安眠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长期服用可导致成瘾,若突然减量或停止使用时,很可能出现戒断症状。
而且,这种依赖不仅仅是躯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躯体依赖往往表现为停药后出现的躯体戒断反应,如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产生谵妄状态。
心理依赖又称为“心瘾”或心理渴求,表现为个体总是有服用药物的冲动,追求服药带来的放松、愉悦,甚至兴奋的感觉。
对于以上这一点,临床中是有共识的。因此,精神科医生在给患者开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往往会叮嘱患者不能长期服用该药物,不能擅自减药、停药,并要求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更换其它药物防止成瘾。
可是,对于其它精神科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等,目前绝大多数精神科医生认为它们是没有依赖性的。即使有小部分医生认为其可导致一定的躯体依赖,但也不认为其可导致心理依赖。
所以,当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停药后出现一些躯体不适或轻微的情绪波动时,医生称之为“停药反应”,而不叫“戒断反应”。
总而言之,针对精神科药物停药之后出现的不适,不管认为是“停药反应”还是“戒断反应”,其描述的都是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后在生物学层面已经适应了药物,突然减少或停用时,往往会出现躯体方面的不适应。这是正常的现象,是过渡期。
可是,在精神科临床中,如果患者停药后,出现较明显的躯体不适或情绪波动,很多医生不认为这是正常的“戒断反应”或停药反应,而是“复发”!然后,他们便为患者加大药量,甚至建议患者终身服药。如此看来,针对停药后出现的症状进行鉴别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临床中对病情的理解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在国内有如此困惑或者争议,就连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有这种情况。
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两项研究表明,精神病药物停药后出现了戒断症状(即包括上面所说的停药反应),可能会被医生误认为是复发,从而继续让患者服药。
(详细内容可点此阅读:当突然停用精神药物时,出现的是戒断症状还是复发?)
所以,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停药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波动,一定要细心、深入地探究这究竟是复发还是停药反应。
我们晴日心身医疗接诊的青少年患者几乎都服用过精神科药物。当他们接受了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且效果快速呈现出来后,我们便开始减药,直至最终停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青少年患者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和情绪波动。但我们发现多数是停药反应,所以不轻易把药物加回去,而是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增进交流,解释这属于停药反应,提供应对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很多所谓的“复发”是患者感到身体不适或情绪有一点小波动时,患者和父母像惊弓之鸟,就会马上产生焦虑,出现错误的认知,以为病情“复发”了,进而会焦虑加重,甚至绝望,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陷入恶性循环,症状波动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病情真的复发。
所以,当我们及时解释后,患者和父母对此心里有数了,焦虑程度会大幅度下降,对病情的波动更加坦然、淡定,并逐步渡过停药反应期。
我们曾治疗过另一个患者小英,她的病情很严重,被诊断为抑郁症、社交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经过我们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后,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第一次心理干预结束时,小英擅自把药停了,很快出现了严重的失眠、头痛、烦躁等症状,她非常焦虑,后悔停了药,认为自己要复发了,妈妈则更为焦虑。
我告诉她和妈妈,这其实是停药反应。她内心不慌张之后,坚强地调整状态。一个月后,停药反应逐渐消失,她的情绪恢复了平稳。现在恢复得越来越好,已经到国外留学了。(回看小英的案例:【真实案例】“双相障碍”女孩治疗结束后,康复之路却一波三折,背后的根源是…)
如果我们认定她是“复发”,并加大药物剂量的话,那么她现在很可能还在服用药物,也未必能恢复得像现在这样好。
另外,患者在减药甚至停药后出现病情反复也不一定是坏事。
有些患者在情绪波动时深层面的心理创伤更容易浮现出来,然后我们可趁此机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发现其内隐记忆层面的相关病理性记忆,高效修复,让患者后续的康复更加顺利。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他前来就诊时仍在服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并处于轻躁狂发作状态。他虽然理智上知道并接受自己有严重精神障碍,但因为当时情绪良好,自己对疾病又抱有侥幸心理,所以治疗动机偏低,心理干预效果不明显。
于是,我们建议他要么先回家,等抑郁发作时再来接受心理干预;要么快速撤药,令负性情绪和创伤浮现,更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暴露。
后来,在我的指导下,这位患者在2周内就把药全部撤掉了(原来的主治大夫认为他需要终身服药),其焦虑、抑郁情绪就慢慢浮现出来。我们为他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他的配合度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更明显。
我们还发现,有些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服药后,虽然情绪稳定了,但反应却变得比较迟钝,情感比较淡漠。实际上,他们的深层次心理问题可能并没有解决,只是被掩盖了。
因此,在临床上,如果医生发现患者在停药后出现较明显的躯体不适和情绪波动,一定要深入了解病情波动背后的心理活动,仔细甄别到底是“停药反应”还是“复发”。
如果是“停药反应”,则尽量通过有效的解释、说明或者服用缓解躯体症状的药物来渡过难关,而非重新服用甚至加大精神科药物的药量来解决。当然,如果是“复发”,在无法接受高效心理干预的前提下,重新服药甚至终身服药,也是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