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能不能通过手术治疗呢?诺贝尔的“黑历史”告诉你

文 / 太原心理
2020-03-15 08:13
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文/老K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强迫症的看法大都保持一种自嘲的态度,比如一旦自己哪里控制不住做些重复的事情就形容自己有强迫症。

其实,“强迫症”真的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部疾病,由它引发的脑叶白质切除术更是备受争议。

话说,其实强迫症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更多是情绪方面障碍,但强迫症除了情绪的痛苦外,还有无休止的可怕念头以及控制不住的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1988年,一位加拿大学生患上严重的强迫症,他害怕细菌,当时除了要不停洗手外,洗澡也停不下来,经常是早上进去,下午才能出来。

他的主治医师通过医学手段发现,这位大学生的大脑和常人有所不同。

左侧是正常的大脑,而右侧的是患有强迫症患者的大脑

在脑成像仪器中显示,他的大脑皮层中有一个神经环路的活动比正常人要活跃得多。

经过长时间治疗,该学生症状毫无减轻,最终成绩优异的他选择休学。

但休学经历非但没有减轻他的强迫症,有些症状反而加重了。

最终不堪痛苦折磨的他打算选择自杀了结自己,一天他默默走进自家地下室拿起那把22口径的枪,对准头部,勾动扳机。

幸好妈妈听到了声音,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幸运的他存活了下来。

医生为他做手术打算取出子弹,很巧的是,子弹弹遗留的部分正是他的脑部前额叶,而这个部分主要是控制强迫行为的大脑区域。

医生不仅帮他取出了子弹,同时很幸运的是他的强迫症也痊愈了。

此后,他登上了各大报纸,人们纷纷感叹他的幸运。

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又回到了学校,最终不受困于强迫症的他继续回到了成绩前列。

当时的医生表示,该学生不得已接受的手术就是“脑叶白质切除术”,这个手术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后来António Egas Moniz根据这件事研究了很长时间,最终发明了“脑叶白质切除术”,由于巴西、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开始有医生尝试这项新手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因此,莫尼斯草草地下结论说“额叶切除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很可能是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精神障碍的外科手术。”

1949年他凭借这个实验登上了诺贝尔医学奖,后来人们称这个诺贝尔奖为“黑历史”。

究竟这个实验为何被称作“诺贝尔奖的黑历史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人类大脑的构造,其实手术被切掉的前额叶主要负责的就是精神功能,它是大脑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倘若切除了这部分后,虽然患者的确会减少焦虑,甚至没有焦虑感,久而久之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大大缓解,可是患者同时要失去情绪表达的能力,形象地说,这时的患者就如同行尸走肉。

很多患者最终性情大变,有些甚至产生可怕的精神病症状。

20世纪40年代后半段,由于处于二战时期,该阶段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在欧美国家,额叶切除术“治疗”的对象主体已经由之前的「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转变成了「暴力、弱智、犯罪」等的社会不良分子了。

据统计,1936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之间,美国大约实施了4万到5万例这样的手术,其他国家同样数以万计。

弗里曼正在进行教学。从围观者的衣着可见手术是多么的随意。

后来越来越多人惨遭该实验的迫害,很多人主动抨击该手术疗法,最典型的就是在《飞越疯人院》一书问世以后,欧美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及虐待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飞跃疯人院片段

该影片中的主角假装进入精神病院,结果由于自己抗拒医护人员,结果被切除了额叶。

他也变成了一句行尸走肉,痛苦不堪的他最终让朋友把自己杀死了。

最终有机构针对这个手术做过调查,有1/3的患者的确是术后改善了暴烈的脾气,1/3的患者没有任何改变,另外1/3患者可能会比之前的情况更严重。最终,这个伴随着“残忍”标签的手术被多国联合禁止了。

关于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我们总是通过简单的生理学因素来看待问题,未免有点太片面了,人的精神除了生理外,心理性格和认知观念,甚至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这样的事件再一次表明了,我们如果把心理问题完全归结于生理问题的话,也许会制造出太多灾难,心理问题需要理解和诠释,不全需要改造。

文章作者:老K

老k简介: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

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