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女孩没手机上网课而服药自杀?真相其实没那么简单

文 / 精神心理何日辉
2020-03-04 00:10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的学生们陆续“云开学”了。

网友开玩笑称,孩子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奉旨”看直播了,老师们也终于抛开了“偶像包袱”,化身网络主播了。家长则叫苦连天,已经或者临近复工了,谁在家监督孩子上网课呢?

一时间,各种关于“上网课”的话题不断冲上热搜。

其实,有心情、有时间发朋友圈诉苦的家长和孩子们,你们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了。在贫困山区和农村,很多孩子和父母根本没有条件“上网课”。甚至因为上不了课,引发一连串悲剧。

上周六,是四年一度的闰日。河南一贫困户女孩李某敏因家中没钱买手机上网课,将其母亲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大量吞下,生命垂危。好在成功抢救过来,现在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快,这件事引来很多网友的同情,不少人说要送手机、送钱,帮助女孩上网课。然而,当事情的原因和经过被媒体报道出来后,真相却令人更心酸。

李某敏的父亲李汉党左腿残疾,长期靠补鞋补贴家用,而母亲罹患精神疾病,毫无劳动能力。他们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上高一,二女儿——也就是新闻的主角李某敏上初三,小儿子读小学六年级。

李某敏在家中,既没有姐姐懂事、能干,也没有弟弟得父母宠爱。换言之,她是经常被忽视的家中“老二”。

因三个孩子都要上网课,父亲李汉党只好凑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供三个孩子轮流上网课。

姐姐上高中,学业紧张,使用手机的频率较多;弟弟上六年级,也经常需要上网课来赶学业进度,再加上父亲可能有所偏心,李某敏只好迁就姐姐和弟弟,很少上网课。这样自然就落下了不少功课,不了解真相的老师还批评她,同学也嘲笑她。

上网课的这段日子,对于李某敏来说是一种煎熬。从专业上来讲,李某敏每一天都在遭受心理创伤,令她情绪崩溃。

而且,根据我们多年的精神心理临床经验,李某敏吞药自杀并非单纯因为这一次“网课事件”,而是长期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而这些创伤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

上文也描述了李某敏的家庭背景,生在父亲残疾、母亲罹患精神疾病的贫困家庭中,李某敏的内心本来就可能很自卑,而父亲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和母亲患精神疾病后的情绪不稳定、家庭的矛盾和冲突、父母身心疾病带来的病耻感,都有可能给李某敏造成许多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从“上网课”的矛盾可看出,在这个家庭中,李某敏身为“老二”,她的需求常常被父母忽视。家里稀缺的资源可能总是优先倾向给姐姐与弟弟,“同胞竞争”也会带来创伤。

另外,李某敏出身贫寒,在学校中,难免也会遭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们的轻视,形成了创伤。

但可贵的是,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某敏极有可能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她明白,只有拼命读书才能改变她的命运。并且,根据媒体报道,她的学习成绩不错,这往往是内心自卑之人获取自信的唯一途径。她十分重视学习,甚至会经常自我施压。

但李某敏的父亲却完全忽视了女儿的心理活动,更加没有意识到网课学习对李某敏的重要性,所以他没有想尽办法为女儿解决现实困局。

我出生在山东青岛的基层农村中,父母早逝,家境贫穷。那时我内心也很自卑,我知道只有好好读书才是改变我命运的唯一途径,学业成绩的优秀也是我获得自信的唯一来源,所以求学过程中也会不断给自己施压。因此,我能切身感受到李某敏无法上网课时内心的焦虑、愤怒、无助和绝望。

而且,李某敏生在“数字星球时代”,通过电视和网络她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越精彩,她就越想改变命运。无助、悲愤、屈辱、绝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李某敏受过的叠加性创伤被全面激活,网课事件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李某敏彻底看不到希望,情绪崩溃,最后选择吞药自杀。

好在抢救及时,她脱离了险境,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不过,仍要谨防“二次伤害”,避免悲剧重演。

李某敏自杀未遂在当地已经发酵成社会热点,她的同学和老师很可能都知道了。她康复后再上网课或者回到学校中时,难免会遭受同学和老师的议论。不排除有部分同学嘲笑她“玻璃心”,甚至用更恶毒的语言冷嘲热讽,爱欺负她的同学还可能变本加厉地欺凌她。

这可能会令李某敏再次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再加上出现学习障碍,恶性循环,最终又会情绪崩溃并再次自杀,而再次自杀的时候,往往成功率极高,留给家庭和社会的就是无法挽回的悲剧了。

所以,李某敏的父亲不能再逃避,要主动反省及提升,对曾经造成的错误向李某敏道歉,并学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样,父爱才能成为李某敏内心的力量,遇到挫折时,不至于心无援助,悲观消极。

当然,“知易行难”,更有可行性的是,由抑郁症等相关的公益组织出面,整合社会资源,不仅尽可能解决他们家庭的经济困难,理想的情况下是李某敏及其家庭都能得到专业化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心理服务跟踪至少持续半年到一年,尽量避免李某敏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并使这家人彻底从这次阴影中走出来。若能修复李某敏的相关心理创伤,塑造出高效学习的状态,培养愈挫愈勇的性格,那么这段人生经历可能会成为她的财富。

钟南山院士说过: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钟南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事件告诫广大的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养育孩子非常不易,但很多父母只是把孩子“养”大,但从来没有“育”的意识,几乎全然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尊严诉求。这在贫困家庭中尤为突出。越是贫困,越是可能把生活的焦点都放在生存上,忽视个体的精神需求。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便捷快速,有条件的父母一定要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学的心理学知识,自我反省及提升,才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才能令孩子心身健康成长。

说到“上网课”,我还关注到另一个现象。以往孩子到学校上课有老师管着,现在在家“上网课”,老师管不着了,很多孩子上课分心、开小差的状况更加严重。这可急坏了父母,该怎么办?后续我们将写一些有可行性的建议,感兴趣的家长们可关注。

(本文来源公号: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