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抑郁症其实有三点积极影响
“爱,是我心灵里唯一的残疾。我不再练习说话、不再跳进海底、不再总想把手上的疤痕遮盖。我知道,直到我死,都不是时候。血肉模糊却是伪证,我不再练习说话,仿佛又一次改邪归正,仿佛又一次自投罗网。”——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
四川峨眉山有一处景点,名字很有禅意,叫舍身崖。一语成谶,舍身崖是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一个景点。它云雾缭绕,背后便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传说跳下去可以得道升仙。
2018年9月,一名年轻女子站在舍身崖边缘,她不顾周围大量游客的劝阻,说了一声“谢谢”之后,便纵身一跃,投身于无底黑暗之中。
这带有悲剧性的一跳,再次将抑郁症这个心理疾病重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因为,该女子在遗书中写道,自己得了抑郁症,她说:“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是一个脆弱的人。”
女子还呼吁: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吧!
这条新闻,在短时间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很快,就跟之前无数次和抑郁症有关的消息一样,销声匿迹。因为很多人表示,我已经用尽全力去关注了,也只能关注到这儿了。
但是,有心理学家指出,抑郁症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甚者有一些积极影响,如何理解呢?
1、对现实的预测程度比正常人准确
抑郁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悲观而明智效应,即抑郁患者他们对现实的预测程度相比于正常人要准确。
心理学家阿洛伊和艾布拉姆森(1979年)做过一项实验,他们以轻度抑郁和不抑郁的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让这些学生观察他们按键的灯是否会亮。
实验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的学生预测灯的控制程度时准确性更高,而不抑郁学生的判断则是扭曲的,他们夸大了自己的控制程度。
这是因为对于正常人而言,存在着积极错觉,他们对于自身或者亲近的人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积极态度,这也是自我欺骗中一种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能够悲观而明智的看待事物。
2、远距离认清过去的自己
心理学家铁钦纳认为,同理心,又被称为共情能力,是通过内在模拟形成心理意象的过程。
一般而言,共情是指个体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时自动化地感染对方的情绪,并且引起自身类似的情绪反应。
抑郁症患者在战胜这种疾病的过程中,会让患者对人类个体的处境有全新的认识,对他人以至于一切生命怀有真正的悲悯、关怀、博爱,也能够真正领悟到什么是坚强,并对此抱有由衷的敬畏和尊重。
许多抑郁症患者在科学、艺术、文学、哲学上的成就远超常人,将体内的激情转化到自己喜爱的事情上,从远距离中认清过去的自己,在自信和自卑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如:生物学家达尔文,抑郁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澄清视角的力量,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他在自传中写到,“任何形式的苦痛或者折磨......如果长期持续,会引起抑郁且减少行动力,但能使生物在应对任何巨大或者突然的恶果时保护自己。”
有的时候,悲伤正像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引导着我们做出最有利的行动,而黑暗也是另一种光明。
3、不断地认识自我
精神病学家Thomson曾说过,“我一直都试着接待真正困难的个案。我从未适应如何去治疗有精神痛苦的病人,这大概是因为每个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说你见一个儿童期缺铁贫血的病人,得这种病的病因可能都一样。但是走进我办公室的人们,每个人的伤痛都有不同原因。”
1990年末,他对于抑郁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抑郁的沉思是无限认识自我的循环,伴随抑郁症而来的,是精神的提升。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曾说,“一切在哲学、诗歌、艺术、政治领域成绩卓著的人,即使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不例外,都是忧郁的常客。”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也是一个认清自己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应该那么固执,而应该更加忠诚。
他们经历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个阶段,这三个境界也可以借用王国维的三句话形容: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