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养狗一个好理由:童年期养狗有助于降低罹患精神分裂症风险!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1-早年养狗降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儿童中心的神经病毒学家发现,从小就和“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一起对健康有好处,它能降低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
严重的精神疾病与早期的环境暴露引起的免疫系统改变有关,由于宠物往往是儿童最先接触到的东西之一,研究人员希望考察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对1371名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男女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39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381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594名对照者。所有研究参与者都被问及他们是否在12岁之前养过宠物(猫或狗)。分析结果显示,在13岁前养宠物狗的人以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降低了高达24%。在出生时家里就养狗,或者在3岁前养狗,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养狗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性。早年养猫与患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之间也不存在着相关性;如图1所示。图1. 早年养宠物与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影响因子2.776)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犬身上的一些微生物传递给人类,使免疫系统抵抗或降低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也改变了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2-社交焦虑患者接受认知行为疗法不仅能降低焦虑水平,还能减缓细胞衰老速度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临床神经科学家发现,社交焦虑患者接受认知行为疗法(CBT)不仅有助于降低焦虑水平,而且还能防止细胞加速衰老。这为进一步了解细胞老化与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受精神疾病影响的人过早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躯体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人。虽然原因尚不清楚,但一个可能的因素是精神障碍与端粒较短和细胞衰老速度加快有关。端粒是短的DNA序列,它覆盖染色体末端,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类似于鞋带的硬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细胞的分裂,端粒的长度变短。端粒受到端粒酶(其作用是重建端粒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的保护。
研究人员考察了CBT对社交焦虑症患者这些细胞标志物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CBT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水平(如图2所示),同时提高了端粒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并且与病情的改善程度直接相关(如图3所示)。
图2. CBT治疗降低焦虑水平图3. 保护酶的活性与病情改善程度的相关性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杂志》(影响因子5.182)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对社交焦虑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减缓其衰老速度。-3-
把烦恼写在纸上可以让大脑更有效地完成其他任务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就像人们经常喜欢谈论自己的感受一样,把烦恼写在纸上能让大脑更有效地完成其他任务。这一发现提供了写作益处的首个神经学方面的证据。
焦虑症患者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萦绕在脑海里,持续的焦虑会耗尽脑力。因此,当焦虑症患者从事压力很大的工作任务时,会自动强迫大脑同时处理多项多任务,颇为劳神费力。研究团队选取了40名有广泛性焦虑症的大学生,一组人(21名)需要在纸上写下令他们烦恼的事情,另一组人(19名)无需这样做。接着,他们被要求完成侧抑制任务(FlankerTask)。在侧抑制任务中,当中心靶刺激与两侧分心刺激同时出现时,后者(干扰刺激)带来的无关信息会对受试者判断中心靶刺激造成干扰。试验结果显示,那些把烦恼写在纸上的参与者能够充分卸载忧虑,让他们的大脑高效地运行,就像刚加满油的汽车。相比之下,没这么做的参与者始终感觉“压力山大”,最终要消耗更多的脑力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就像开着年久失修的破车;如表1所示。表1:两组参与者行为表现方面的差异
发表在《精神生理学杂志》(影响因子3.378)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卸载烦恼可以通过释放大脑空间来帮助参与者为将要发生的压力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因此,下一次当你感到不知所措,想出去走走来清醒头脑的时候,不妨打开日记本,写下困扰你的想法,可能会更有帮助。
-4-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伦敦城市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几个领域的认知功能下降,而且这些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恶化。这项研究纳入445名受试者,他们曾在本地的精神病院住过院。受试者在首次精神病发作后,分别在两年和二十年后的随访调查中回来完成多种认知功能测试,考察他们在词汇知识、识记和决策概念化等方面的能力。受试者者还完成了临床访谈,精神科医师评估了他们的症状,以及在社会、职业和就业方面的功能。研究人员把这些患者者的认知功能与一组来自同一地区的260名非精神病患者(按年龄和性别匹配)进行了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精神障碍患者在词语知识、流利程度和抽象与执行功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缺陷,而且,他们的年龄越大,缺陷就越明显;如图4所示。
图4:精神障碍患者与对照组参与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按年龄段分列)
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精神病学》(影响因子15.916)上的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精神障碍患者在长期内的认知功能变化趋势,这就有助于识别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也就有助于救助机构向他们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帮助。
参考文献:
[3]Hans S. Schroder, et al.,The effect of expressivewriting on the error‐related negativ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worry, Psychophysiology 55(2) September 2017 DOI: 10.1111/psyp.12990
[4]Anne-Kathrin J. Fett, et al., Long-term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FindingsFrom the Suffolk County Mental Health Project.,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online December 11, 2019. doi:https://doi.org/10.1001/jamapsychiatry.2019.3993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