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医生有3个饱受抑郁症困扰:在中国,做个医生有多“困难”?
有人说做医生,到底有多难?
曾经就有人做过这样一组比较:四大经典名著的字数分别为西游记86万字,红楼梦73万字,三国演义80万字,水浒传96万字。
而医学生的书,其中内科学就有165.1万字,外科学就有148.6万字,妇产科学88.1万字,而儿科学就有85.3字......
是不是觉得突然头上一阵凉呢?
这些还好,最主要是学医培养周期太长,5年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3年专科培训以及入职后各种培训或考试。
不过作为过来人,当初选择学医这条道路,注定就需要接受这些挑战。
但问题是,真正做了医生,却发现自己面前这些挑战实在难以承受:
第一,医闹
我们看看近几年来关于医闹的新闻,大的小的伤害医生或者去医院里闹的事件至少有几百件,也就是说近年来医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自前年来医院也发生了很多暴力事件,比如2018年9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张医生被患者持刀刺伤,10月,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同月,中山苏华赞医院徐医生被患者家属打成脑震荡等等,此类案件数不胜数。
第二,工作强度大
作为医生工作强度大,自身的健康以及家庭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常常有医生做完长时间的手术后,在办公室直接席地而睡的照片。
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将近7成医生每日工作9-12小时,2.72%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40-60小时,32.69%的医师在60小时以上,14.43%的医师工作时间在40小以内。
第三,薪酬问题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表明,中国内地医生每年的平均收入只有6万多人民币。
而成为一名医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青春和精力,比如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至少需要7年时间。
如果想要在医学上有所提升,更需要在科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低薪酬往往让医师更是寸步难行。
10个医学生,差不多有3个存在抑郁症状
2016年12月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就曾做过一项研究:
在183项研究,12万余名医学生就有27.2%存在抑郁症或抑郁症状,即便被筛检为抑郁症的医学生中,只有15.7%的人寻求精神科帮助,高达11.1%的医学生存在自杀意念。
简单言之,意味着10个医学生里,就有3个存在抑郁症状,有1个可能想自杀。
在抑郁分析原因中,有47.5%的医生表示,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医患纠纷以及医疗体制。
在医患纠纷处理过程中,中国医生不仅遭受危险隐患,自己还需承担处理医疗纠纷,但绝大多数院方往往会偏向于患者,有65.7%的医生不满意院方处理医患纠纷的方式。
即便作为医生,但大多数人并未察觉到自己的抑郁状态,往往会认为自己过于劳累而引起。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医生即便自己识别自己存在抑郁或自杀意念,也往往因面子问题而羞于寻找精神科同仁的帮助。
医生,其实也是人
穿上白大褂是医生,但脱下白大褂之后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但在遇到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医生可以接受,也可以逃跑,但大部分医生都以抢救病人的生命为首,即使杀害、伤害医生案件频发,许多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医疗纠纷少一些,医生钱包稍微鼓一些、工作强度也能下调一些,但这些在短期之内还是无法实现,任何一种医疗模式,都得需要牺牲某一部分群体的利益。
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医生迎我们来又送我们走,这份独一无二的生命链接,让医生变得神圣。
但本质上,医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他们并无超能力,不该背负关于生死的全部压力。
或许,理解了医生,我们也更能理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