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这3种性格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吃大亏

文 / 第一心理
2019-12-26 16:14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性格宿命论中,人随时随地都在做出选择,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你会选择哪条路,而路上所经历的一切,又时刻在塑造你的性格。

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选择相对优势的道路,比如:选择某条道路意味着经济困难(财富、社会地位),但会让你获得额外的心理慰籍(安全感、危机意识、舒适感)。

因此,人的命运,本质上是由自身性格和爱好所决定。

所谓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正是如此。

我们童年早期形成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成年后的行为处事方式。尽早熟悉自己的性格,及时做出改变,能够让我们之后的道路更加顺利。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三种性格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吃大亏。

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常情况下,选择压抑悲伤的人,其实是很想维护关系,内心极度渴望得到对方的爱和关注。大量的咨询案例也显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爱和关注,在成年后会更加渴望得到爱。

比如:工作上,领导和同事并没有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样进行改变,于是自我又愤愤不平地埋怨自己,你满腔委屈,为何他人总是看不到你的忍受、你的付出?

这类人通常害怕失去一段关系,总是希望通过“忍”的方式来留住关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其实,不只是悲伤,很多负面情绪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并不被接纳。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小孩说,“不许哭泣,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长此以往,孩子会有明显的不安全感,会变得不懂得、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会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存在负面情绪,长大后也很容易触发自己内心中的不安全感。

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原生家庭阶段,过于友善,在意别人的看法,通过顺从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危险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吃大亏。

大部分过于友善的人,一辈子都会陷入痛苦、自责、羞耻感、焦虑的折磨之中,这类人异常敏感,很容易被外界信息影响。于是,常常有求必应,从不主动去做任何越界或“可能”越界的事情。

他们承受着双重折磨,在精神上遭遇社会性压力,肉体上又自我痛苦,逐渐在自我与外界的选择判断中迷失。

过于友善的人,普遍在童年时期被父母管得太严。成年后,他们自我价值低下,利他主义倾向严重,总是认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因为友善,他们无限制放低自我底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别人暂时性的“鼓励”,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于是又进一步牺牲自己。

日复一日,他们便会失去自我,并逐渐走向崩溃。

无法平衡外界和自己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关于自己如何被重要的他人感知的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

简而言之,镜像自我并不是旁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眼中的自我。

我们常常会以为牺牲自己利益,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然而,其实是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念影响着自己的认识。

在生活中,一部分人会更加关注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而负面评价又更容易让自己感到难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但只有认识自己才会让自己更好的成长,并适应社会。

因此,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心态和消极情绪完全取决于他的个性和他的本质之间的分歧程度。他对自己的想象跟他真实的样子相差越大,他就越疯狂。

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因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压抑自己,不要因为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保持自己与外界的平等关系即可。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