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七十岁,过不了几年就去世了?原因主要有三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到了七十岁,健康状况迅速下降,过不了几年便去世了。心理学家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身体疾病所致,另一方面其实是由于老人在这个阶段精神压力、心理压力过大。
下面,我们将结合人格心理学体系,分析老人在这个阶段的精神压力、心理压力的来源。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精神分析(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终身发展的,从出生到死亡从未间断。其中,人格的发展又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构建三个过程。
- 机体成熟: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动态变化
- 自我成长:更清晰的自我认识
- 社会关系构建:家庭地位的确立和改变
一、机体成熟的必然阶段:严重的心理衰老
这三个过程,一方面促使人格发展健全,另一方面也在维持个体的心理平衡。对于那些超过70岁的老人而言,他们会经历机体成熟的必然阶段——心理衰老,在很大程度上,心理衰老意味着一个人真正老了,有学者甚至把心理衰老看作是死亡的“催化剂”。
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70岁左右的老年人,心理衰老尤为严重,因为他们在主观意识层面感觉到了自己正在衰老,会产生一种真实的“衰老感”,这种衰老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感觉到自身知觉、感官开始衰退。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听力下降、味觉迟钝,以前爱吃的东西变得索然无味,这些感受使老年人的生活兴趣下降。
2、理想逐渐丧失、想象能力衰退、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言语上变得啰嗦,思维能力减慢,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时,自我学习能力感到明显吃力,甚至还会出现害怕学习新事物的现象。
3、情绪上变得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甚至还会冲动。遇到困境,难以做到以往那样镇定自若,常常出现强烈的焦虑感,尤其是对吵闹声感到烦躁,经常看不惯年轻人的行为举止。
4、意志力衰退。做事缺乏毅力和探索精神,仍旧保持着过去的观念办事。决定好要做的事情也会拖延,以至于后期不能立即行动,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
5、反应能力下降。动作不如以前那般灵活,对事物也不感兴趣,相对的,睡眠时间也减少了。
6、性格上发生着明显变化。性情变得暴躁、情绪低落、忧郁、焦躁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衰老感(Senility)”,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形态,是不可逆转的心理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正如人到七十从曾经的热血到力不从心,你会经常性暗示自己,“我越老越不中用了。”
二、个性心理差异导致感觉被时代所抛弃
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而言,衰老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个体心理差异将被逐渐放大,老人们会觉得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甚至被抛弃,内心会涌起孤独、寂寞、不被人理解的感觉。当这种心理暗示加重,则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当今社会,老人们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心理差异始终存在。个性心理特点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比于青年人或中年人来说,老人显得个性化。如:非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习惯,难以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个体在老年时期觉得其一生不如意,但又没有机会重新选择可以接受的生活,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值得追求的,而充满失望和无力感。他认为,绝望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心智不够成熟,而成熟的心智则是建立在生命当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中。
三、家庭关系出现变化
到了老年,由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丧失或减少,再加上生理健康衰退,导致自我效能不断下降,老化心态也随之出现。
一般来说,70岁过后,老人的家庭地位将从中心人物转变为边缘人物,从被家人依赖到依赖家人,这样的反差会让老人难以接受。心理学上认为,只有被需要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并能在付出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种不被需要的感觉无疑加重了老人的焦虑,可以快速击垮老人最后的心理防线,施加的心理暗示是“我不中用了”。
《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子女应多花时间陪伴老人,对老年人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满足其各个层次的需求,只有这样,老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才能得到缓解。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