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患癌后,她很开心 | 生病有哪些「好处」?
有粉丝给我们留言:
「今年初春的时候,我得了胃食管反流病,严重时呕吐、背部灼痛。反反复复看医生、吃药,稍不留意就会复发。
最后一次见医生时,他跟我说:药物只能解决症状,而压力、焦虑这些根源问题只能你自己去处理。
后来,胃病基本不再复发了。原因是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红色药片,更重要的还有他跟我说的那些话,我意识到胃病反复的源头,是持续的焦虑感。」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谈谈身体与心理之间的联系。
死亡愿望 & 生病
曾在微博看到一个真实事件。
一个女孩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崩溃,而是开心。
她对朋友说:他妈的我终于要死了!
随后辞掉工作,拿出积蓄,一个人出去游山玩水。
令人更惊讶的是,这条微博下大多数的留言不是对女孩患癌的遗憾,而是纷纷赞扬她——「好酷!」,以及还有对她的羡慕——「我也好想得癌症,这样就不用背责任了!」
这样荒唐的死亡愿望,似乎很多人都有:他们希望通过身患绝症,得到关怀,摆脱自己厌恶的一切。
同事小九也有同样的经历。
她曾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很少见到父母。
不巧的是,妈妈决定回到老家工作那年,刚好轮到她离家几百公里去上大学。寒暑假成了她唯一见到妈妈的时间。
她一直患有肾结石。奇怪的是,平时没什么感觉,但放假一回家就会反复疼,有时还会疼到她彻夜难眠,呕吐。
直到她发现,在学校时也会疼,但她总是能一下子忍住,而在家里她可以放松地疼。
因为每次疼的时候,妈妈会用前所未有的温情对待她:
带她去医院检查,还会牵着她的手。
在医院时,她像个委屈的小孩问妈妈:万一很严重怎么办?妈妈坚定地回应她:那我们就治。
当天妈妈还会请假不上班,给她做饭。
这样的疼痛,让她感到安心。
小九说,她当时需要的不过是妈妈的亲密陪伴,但这份陪伴,似乎一旦她身体健康,就不配得到——只有生病,被妈妈疼才变得合情合理。
可为什么我们无法直接要,而必须这样生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生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生病的好处
在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我读到答案。
他说:得病,是国人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都知道,中国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比中国人更直接,他们如果有心理问题,比较愿意直接对心理医生说:我情绪很不好。
而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较少直接表达消极情绪。很多时候,中国人会把不良情绪转化为躯体的不适。
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身体的不舒服。
这个特点在心理学上术语叫做「躯体化」。
当内心的感受、情绪无法被好好地看见和呵护时,身体就会精准地生病,来帮自己达到内外的平衡。
这样的生病,对我们来说大概有 2 大好处:
第一,亮起保护自己的信号灯⚠️
我身边沉浸在压力中的创业者、媒体人、广告从业者的肠胃都不太好。
因为他们一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就会经常性忽视身体,例如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忘记让呼吸放缓一点。
并且这种紧张焦虑,是时时刻刻弥漫着的。
这时身体罢工或是陷入抑郁,都是在提醒你:朋友!你忽略自己很久了!
也给你一个契机隔离压力源,让身体透透气。
第二,帮助我们更快地达到目的
很明显,生病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照顾和优先权: 一个不愿上学的孩子,用发烧和呕吐,达到自己不用上学的目的; 一个想要被儿女关心照顾的空巢老人,通过频发高血压,来获取儿女的嘘寒问暖。
但我们并不是故意生病的,毕竟没有人想要难受和费钱。
只是当我们实在太需要休息或被关心时,却很难直接索要,所以潜意识不得不用生病的方式,悄悄帮我们做了表达。
这不禁让人感到难过和困惑:
明明已经成年,为何连照顾自己都做不好?
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成长经历。
文章篇幅有限,
识别关注
回复「生病」获得全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知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创建的公号。
武志红老师对身体心理学很有研究,他也是畅销书《身体知道答案》的作者。
很多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说自己不仅少走了许多弯路,还学了点真正的心理学,自己内心变得自信,人际交往也变得更有魅力。
当你的内在改变,外在世界也会跟着变好。
因此,推荐你关注这个厉害的心理学公号,每天中午看点接地气的心理学。
下面是他们平台的 5 篇深刻好文,推荐给大家。
1. 过于独立的人,为什么人际关系都不太好?
在这个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独立是一个基本要求,而依赖则成了一种无赖和羞耻。
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独立意识:要当独立的人,否则就会被嫌弃。
这个意识帮我们变得强大,却也压抑了我们柔软和脆弱的天性,也堵住了一些必要的求助,让我们变得孤独。
识别关注
回复「独立」获得文章
2. 推荐这部 9.2 分日剧,得罪了半个朋友圈:劝你生孩子的人,不敢告诉你这些
很难有人说清楚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
因为做母亲的感觉,就在以上那些复杂的生活瞬间里,很难说得清楚。
不但说不清楚,那些负面体验也是一种禁忌。
因为这个体验如此私密,充斥着对身体的羞耻,对你并不爱孩子这个可能的道德评判的风险,加上人们对「伟大母爱」的期待带来的压力,所以很难言传。
日剧《坡道上的家》的出现,把处于私人空间里的暗黑,以生动的细节、群像式的体验展现出来了。
识别关注
回复「日剧」获得文章
3.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只有更优秀,才能得到更多的爱和认同。
如果我不优秀,就会担心:
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别人会不会不被我吸引;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用……
只有我优秀了,一切才会好起来了。
但事实是:我们从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只会因为被爱而优秀。
识别关注
4. 如何养蠢一个孩子?管他管他管好他!
之前,一个事情上了热搜。
云南大理祥云县一个学生午休上厕所,受到了学校的警告处分。
类似这种严厉的制度和规则,让当事人惊恐,让旁观者啼笑皆非。
这些规则中,隐隐透露出学校和家长一些好笑的推测:
学生午休上洗手间,不是因为尿急,而是想趁机吵闹;
学生上课喝水,不是因为渴了,而是开小差;
学生只有抬头看着老师,才是在认真听课,其他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听讲……
这背后是一种自恋: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重要,他们需要不断管制,才会往好的方向去走。
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际上是对他们深深的不信任。
越不信任,越管制。
但越强制的管制,也只能把孩子教得越来越蠢。
识别关注
5. 看到我幸福,我妈很失望:伪挫折教育,是给孩子的毒药
挫折教育,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
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去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在孩子正高兴时,突然喊停,扰乱他们的兴致。
打断快乐,不是磨练,而是折磨。
可现实中,不少父母是后者——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故意不让孩子开心。
而且,他们常常很难抑制住这种「冲动」。
究其根源,是因为:在「开心」这个问题上,许多父母自己就是「病人」。
回复「失望」获得文章
在这里,和 1000 万年轻人一起学习心理学
在「荐号」栏目中,丁香医生会不定期推荐优质公号。非盈利性质,文章、图片以及其他内容均由对方提供。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关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