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四种表现,说明他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代社会,抑郁症(depression)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凶手”,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但是,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抑郁症发病人数正逐渐增加且在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儿童抑郁症并非罕见现象,它的发病率约为0.4%~2.5%,而家庭教育、遗传等方面是儿童抑郁症的主要诱因。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并不是一种急性疾病,当孩子出现下面的征兆时,家长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预示孩子已经罹患抑郁症。
一、缺乏活力和运动欲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第五版的内容中,个体活动量的减少与其低落的情绪密切相关,很多活动减少的孩子表现出好奇心降低,不再对身边的事物保持兴趣。
而众所周知,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持续性、没有原因的心境低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生活中没有什么事物是有意义的,也没有什么活动是必要的。
抑郁情绪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将他们与生活割离。
很多抑郁症患者外表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们能够在自我意志的控制下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联系,因而许多患者直到重度抑郁都未能被身边的人发现。但是,孩子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他们不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像“正常人”,因此许多患抑郁症的孩子表现出拒绝社交活动的倾向。
如果你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安静、沉郁,作为家长应该保持警惕,并予以密切观察。
二、失眠与厌食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对睡眠的需求是很大的,一个正常小孩每天的正常睡眠时间9~13小时,并且很少出现失眠状况。而包括儿童在内的抑郁症症患者常常出现安眠药难以起效的失眠症状,并且这种失眠具有长期性与顽固性。
许多年幼的孩子对主食兴趣不大,但是对花花绿绿的零食却是情有独钟,如果发现孩子连零食都不感兴趣,又没有胃肠道不适时,家长就应该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保持高度关注。
三、绝望、任听摆布的状态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1967),指个体因为持续性的失败或痛苦失去应有的逃脱、反抗行为而陷入任听摆布的状态。
一些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时间过于严厉的管教而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处于深深的绝望之中,对家长的管教保持麻木的状态。而习得性无助正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过习得性无助的体验,他们会放弃解决问题,丧失所有的希望。
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对于孩子不能一味采取打压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和失败时,就应与孩子及时沟通,以及时排除抑郁症的危险。
四、“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相对于反应激烈的“躁郁型抑郁症”,毫无表现的“微笑抑郁症(Smile depression)”往往更加可怕。
这类抑郁症患者会为了“保持自己正常行为”的需要,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对外表现出一副乐观开朗的模样,让人很难察觉。目前,都市白领阶层与学生是微笑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将“微笑抑郁症”形容为:“每天对他人笑容相待,但是内心却在承认抑郁的煎熬。”
在很多时候,患者自身都不明白自己正处于抑郁的状态下,他们会发自内心的笑,但是却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感。
同时,“微笑抑郁症”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平日在患者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的负面情绪,而正常人或多或少都会传达出一些“负能量”。因此,如果发现你的孩子特别开朗阳光、幽默风趣并且从来没有伤心的时候,你也应该对他多一些观察,因为你的孩子可能正戴着虚假的“面具”生活。
总之,预防孩子出现抑郁症,最重要的手段便是多观察、多交流,并注意你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旦孩子出现异常状况,千万不要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讳疾避医,一定要及时让孩子得到专业的治疗。在现代医学看来,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与心理干预,病情都将得到改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sychology of de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