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患抑郁症,积蓄被捐献一空,“爱心泛滥”也会成瘾!

文 / 精神心理何日辉
2019-09-18 11:45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合肥市民苏先生称自己的妻子张女士患有抑郁症,家中并不富裕,但妻子近几年内总是忍不住向公益机构捐款,陆续捐助的金额累计达55万元,家里的存款已经所剩无几了。他虽然知道妻子心善,但对妻子的行为非常不解,也难以阻止。

看完视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苏先生的无奈及埋怨。捐款本是善举,但张女士的捐款行为却远远超出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无疑是缺乏理性的。不光是丈夫苏先生难以理解,不少吃瓜群众也感到疑惑。

面对妻子如此荒唐的行为,苏先生并没有过分责怪,也没有与之离婚,可以说他是一个好丈夫。可是,他和妻子如今陷入这样的困境,都是源于对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基本常识缺乏认识。

苏先生在意识到妻子的异常时,曾带她到精神科就诊,大夫将张女士诊断为“冲动控制障碍”。但我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认为张女士并非“冲动控制障碍”,更确切的诊断应该属于非物质行为成瘾。

我们接诊过的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部分人也存在与张女士类似的“爱心泛滥”问题,比如不顾一切收留流浪猫、流浪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她病情发作的情绪低谷期,曾有一只猫陪在她身边,给她带来了不少心灵慰藉。但后来,她遭受了一次打击,感到非常绝望和愤怒,便把情绪发泄到猫身上,结果就把那只猫打死了。

冷静下来后,她感到十分后悔,内心愧疚、自责,出于弥补过失的心理,她每次看到流浪猫,都会无法自控想要将猫抱回家,收养它们,这样她的内心就会感到欣慰,会认为自己很有爱心,从而肯定自己。

慢慢的,她收养的流浪猫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家人的生活,家人便反对她继续收养流浪猫,但她却大哭大闹。

我们机构为其治疗时,利用深度催眠下的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将她关于猫的创伤事件进行修复,此后,她收留流浪猫的行为便自动消失了。所以,她表面不理智的行为,实际上是基于心理创伤的成瘾行为。

前几年,我接受过电视采访,针对“年迈老太太收留50多只流浪狗”的新闻也作出过分析。其实,老太太的行为也是基于心理创伤基础上的成瘾行为,她在不断收留流浪狗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及成就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女士的捐款行为也亦然。她本身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抑郁症背后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张女士也因此表现出内向、自卑的性格特征。

而张女士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在婚前,她就曾向公益组织捐款过,对公益活动有所了解,但她当时的捐款行为并未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

但根据新闻报道,张女士后来在工作上遇到诸多不顺,甚至认为有同事要迫害她(很可能是被害妄想症状),她便辞职在家。虽然,这虽然可以隔绝工作上所带给她的创伤,但同时也令她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受损,恶化了病情。

再加上,婚后张女士面临怀孕生子的压力,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承受了劳累和挫折,休息和睡眠可能得不到保证,与丈夫也存在一定的家庭冲突等等,这些都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当她通过网络重新接触到公益募捐的时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便再次激起了她的怜悯、同情之心。在捐款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帮助到了别人,尤其收到受助人的感谢时,她内心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反复形成愉悦、积极的正性情绪体验。

长期以往,捐款便成为她生活中泄压、寻求自我肯定的方式;一看到捐款信息,她往往就会无法自控地去捐款,结果成瘾了。

在临床中,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成瘾行为的情况并不少见,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患者出现的成瘾行为类型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成瘾行为有:酒成瘾、药物或者毒品成瘾、网络赌博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性爱成瘾等等。

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于长期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自卑、压抑,更加需要获得成就感来填补。而当成就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一些不理性的方式来获得。

因此,在发现身边的亲人存在不理性的成瘾行为时,一定要加以重视,了解背后的心理根源,如果病情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就像新闻中的张女士,在她认为同事要迫害她的时候,其实可能已经有被害妄想,她当时的状态很可能是“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了。但她的丈夫苏先生却没有意识,没有及时带她就诊,才导致了如今的窘境。

希望苏先生一定要让爱人接受规范的治疗,只有抑郁症治愈了,她的不理智捐款行为才有可能终止。希望大众能够通过这个“悲剧”,学习更多相关科学心理学知识,关注亲朋好友的心身健康,识别隐患和不良苗头,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