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打游戏、拼命翻手机,舍不得睡!深陷‘报复性熬夜’无法自拔
“早上8点多出门工作,晚上7点多到家,整天都没自己时间,只有夜深人静时,我才觉得有自己的时间”。
在现代人忙碌的步调下,夜晚与深夜,成了属于自己能支配的时间,总想着喝点小酒、打游戏、追剧、补漫画…等等,明明是困得厉害,却仍舍不得放下手机或离开电脑前躺平合上眼。
常常觉得,只有在熬夜到两三点时,我才真正拥有生活
今天与大家聊聊‘报复性熬夜’ 这个新兴的网络名词,上述提到的情境引起了你的共鸣吗? 那你或许也深陷报复性熬夜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体,也理解隔天会带来更大的疲惫感、黑眼圈,但为什么我们依然在报复性熬夜中乐此不疲呢?
何谓‘报复性熬夜’
‘报复性熬夜’ 是网络兴起的新名词,指的是不熬到凌晨两三点就舍不得睡,会觉得太早睡是吃亏,明知熬夜对身体不好,却依旧熬夜的行为状态。
对习惯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可能是因为白天过得不好或是觉得不满足,而想在夜晚找机会补偿自己。
总觉得只有夜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当洗完澡换上睡衣躺上床,想放松的不只是疲倦的身体,还有心灵上的疲乏。
而报复性熬夜在年轻人之间是更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睡得晚,起得早,似乎成了90后这一代人的时代底色。
‘报复性熬夜’ 的心态是什么,报复性熬夜’ 能带来一种爽感,这是源自于一种补偿心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白天因为工作、学习,因此对控制时间的需求无法被满足,于是借由一次次的熬夜来弥补这个需要,而从中感受到被补偿的快乐,因此上瘾,以致于陷入熬夜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报复性熬夜’ 也像是一种反抗,借由牺牲自己的健康,来反抗家人、同事、主管、社会带给自己的不自在、压力、焦虑,希望通过熬夜补回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而站在心理防御机制上,寻求‘补偿’的动作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是能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动力。
但越是过度的补偿,越是无法带来真实场景的安慰;反而会因此对隔日的到来感到更加焦虑,然后第二天晚上,又继续通过报复性熬夜寻求心理的补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如何摆脱‘报复性熬夜’ 的过度补偿心态
与大家分享3个通过心理学与生活习惯调整的方式,来避免自己无尽陷入过度补偿心理的循环。
1. 适时买个奢侈品或吃顿大餐犒赏自己
现代人时常将自己过的压抑,自我控制若过于苛刻,其实反而会导致我们更期待获得补偿。
白天始终持续消耗自己的自我控制额度,往往很容易到夜晚就失控,而默许自己放纵的熬夜来弥补心理上的空虚。
所以,可以试着与自己约定一些小目标,达标时,在这时候适当的放纵自己,能够为压力找到一些宣泄出口,进而减低持续通过熬夜做心理上的补偿。
2. 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
适度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远离一下群体放空自己。e.g. 去公司顶楼喝杯咖啡、去蹲个半小时厕所、去操场走个几圈。
在心理学上,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状态, 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积极正面的意义。
所以,不妨忙里偷闲,给自己一小段时间彻底放空,通过让自己觉得能够自由选择个人的活动,而减少进入‘报复性熬夜’的频率。
3. 提早1-2小时洗漱、关灯上床
通过提早完成睡觉前必须做的仪式,刷牙、洗脸,让身心觉得自己已经准备要睡觉了。
而对睡眠来说,光线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之所以会感到想睡,是因为大脑产生了褪黑激素,当褪黑激素达到一定浓度以后又会有反馈机制使它停止分泌,这就是人体的生物节律十分奥妙。
而褪黑激素的分泌是受外部光线影响的,当我们提早关灯,生理激素便会提早开始做出反应,所以即使我们想‘报复性熬夜’,你的生物节律也会控制你不会熬太久的。
‘报复性熬夜’是一个不容易戒断的心理行为反应,其实就算你看完了文章,要你改掉这个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
只是熬夜对健康的伤害是很累积性的,而健康是一生无价的珍贵资产,希望大家都能试着减少自己熬夜的次数,慢慢的让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少熬一次是一次,总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