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心理学说:如何才是正确的“只做事,不动念”
“只做事,不动念”是一句提升工作效率,能让事情事半功倍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却并非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所谓的“只做事”相对比较好理解,是我们只是专心做我们手头的事情。至于“不动念”难道是我们不需要去想,去计划,我们应该如何做这件事情吗?那不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吗?
去计划,去想,都属于专心做事的范畴里,这里的不动念,指的是不带情绪,尤其是一些影响做事的情绪,和做事的能量相反的情绪。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能量消耗最大的,往往不是手头做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的智商和能力胜任手头的工作都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一些向另一个方向撕扯的能量,当和工作的这个力,成相反方向等力抗衡的时候,太辛苦了。
例如,我认识一个脾气很爆的朋友。他做事的时候,别人要是给个脸色,或者指手画脚的说点什么,他马上就受不了了。哪怕是脾气发完了,再回到工作的时候,那个生气的余热马上又回来的,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法从情绪里走出来。弄的总是加班,然后总是效率不高,效果不好。领导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他改方案。他和我说领导一定是受人挑唆,沆瀣一气。我让他把方案发给我看。虽然我不是在他的行业里,但是从他方案的字里行间,和排版的布局格式,能感觉到,他自己还在情绪里没有走出来。
说一切外相都是我们的心相,这话说起来仿佛很难理解。但是,如果通过我们生活里的事情去观察,就一点都不难了。他的整个方案措辞,某种程度上还是在和斗气的几个人针锋相对,而也正因为这种情绪,让我们明明可以更大局观的考虑问题,变成了关在情绪的“囚”里。
我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前后始末,我重新对文档给他做心理的分析和调整。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很多时候,别人的话,之所以我们会在意,会把我们惹毛。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对方的话上,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不是你把脆弱狠狠地包裹上,自己看不到,别人就都看不到。一切正好相反,只有你自己看不到,大家都看的清楚的很,只是是否愿意戳破你。
所有“只做事,不动念”不是这六个字看起来那么简单。如何“只做事”?
这个“只做事”里面涉及到另一个话题,就是定力。我们想让一颗种子,长成苍天大树,不能把种子放在土里,每天挖出来看看,是不是发芽,是不是生根?我们要等待它一点点的长大,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慢慢吸收能量,然后长大。很多有眼功的人会发现一个事实。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能量,大体上分两种。
一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以后,你看到它的能量一点点地散发出来。
一种:不管在哪里,它的能量都如太阳一般,向外辐射着。
静置下来的,需要和环境融合,然后迸发自身能量的同时,吸收融合周围能量。另一种它就是能量的代替物。其实这两种形式正是定力的两个阶段。我们把一颗心安定下来,不被任何所左右的时候,你就是静置物。你自己在定力里散发能量的同时,周围的人会在你能量的号召下聚集。大部分时候,人性中的跟随,是要看到身体力行的感染。另一种就是所谓,很多领袖人格非常专注非常有行动力,自己对自己有很强的自律性,为了一个目标——“只做事”不断的修改自己,明确自己。这种人不管在哪里,都有强烈的感染力,仿佛就是一个电源,和他在一起工作都有激情,他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利益诉求点。
如何“不动念”说简单一点,就是和事情相关的任何没用的想法都不去理会。具体说就是,别人用情绪给你提的意见和对你的态度,你先把对方的情绪剥离,然后看这个意见是否有利用价值。没有,就放弃;有,就改进。然后马上放下,继续做事。
自己也不生妄念,这里的妄念就是一些没用的念头。我们最常见的是,事情做到一半或者刚刚开始,我们就会有攀缘。想未来如果这个事情成功了会怎么样,假设了一大堆可能性。有点像小时候读的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卖牛奶的女孩子,想象着这一桶牛奶卖出去以后可以买一条美丽的裙子,然后参加舞会,被一个富贵帅气的王子看到,然后牛奶没拿住撒掉了。这里你撒掉的就是宝贵的时间。
还有一种妄念就是没自信。没自信真的害死人。经常有人会提到,当我做一件事情我就会想,我行吗?那么多人都没做成我能行吗?我没1、2、3、4一大堆借口,然后结论是,这个事情我好像不行。这种情绪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现在的我们要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既然这种情绪是从原生家庭来的,那么我现在要做的,不是告诉自己完蛋了,我没救了。而是,就从这件事开始,克服这个情绪吧!这种情绪的治愈,需要几次高位体验,几次小的成功以后,找朋友出去庆祝强化一下“自己可以”慢慢就走出来了,没什么大不了。
念,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还有其他的一些种类,但是主要的就是集中在我上面说的这几种里。记住!定力,可以让自己能量和果断。排念,可以让自己专注和智慧。“只做事,不动念”这一年,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最好的自己吧。
月伴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出版小说《漏落生死》。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人间清欢,修行为伴。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