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欢喜》里学习,如何养出情商高心理健康的孩子

文 / 农加阿妹
2019-08-18 17:13

如果问父母们:“你觉得你爱自己的孩子吗?”父母们都会排着胸口说,“我当然是最爱孩子的人。”

可现实却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伤害自己的孩子。

每天追着孩子问作业,查成绩,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挑孩子毛病,看到孩子不好好学习就会火冒三丈……

这能叫做爱孩子吗?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父母的言语行为都是形成孩子人格的绝对影响因素。

最近的热播电视剧《小欢喜》里的几个家庭,因为家庭情况不相同,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孩子。

一、夫妻感情和谐,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三个主角孩子里,方一凡最幸福,心理发育最健全。

爸爸方圆性格随和,与世无争,具有很强的同理心,非常善于活稀泥。妈妈童文洁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做事有原则。

方圆和童文洁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堪称和谐。他们总是互相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在一方遇到人生低谷时,对方能给予理解、安慰和支持。

尽管童文洁,脾气比较大,时不时火冒三丈嗓门嘹亮,甚至在气头上时甚至会对顽皮的方一凡,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但方一凡的爹方圆(黄磊饰),明里暗里总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给予孩子充足的鼓励和温暖。

而且父母之间相互欣赏,相互体贴和扶持,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他们的相处方式给予方一凡充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其中提到的归属感就是爱。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有和谐而相爱的父母,他就在心底建立了一个坚定而稳固的港湾,那是家,那是他知道有人爱他的地方。

以后当他走入社会,无论遭受多少挫折他都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困难,因为曾经他获得足够的爱。他不怕别人背叛或是给予他挫折,因为他知道永远有一个地方对他充满爱。

方一凡就是这样,虽然他学习成绩一般也很皮,但他的人格健全,情商非常高。他成长的快乐而幸福。

二、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所采用的态度和方法,影响孩子的信任感。

当孩子遭遇挫折或者犯错的时候,正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许多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只会气急败坏,跳脚大骂。

上纲上线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从指出孩子的毛病到上升到人格攻击。

电视里有这样的一幕,方一凡和季杨杨因为表情包的问题,被季区长上纲上线了。季爸爸,不愧是老江湖。立即想出了让两个孩子各写一份检查,在学校在各方的见证下,做个文字说明。

此时就显出两位父亲不同的教育方式了。

方爸爸方圆先是严厉训斥了方一凡,明确指出他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但是随后就告诉孩子,他会陪着孩子共同解决这件问题。他还帮助孩子写了检查,只需要儿子照抄一遍即可。这件看起来很严重的问题,在方一凡这里,被温柔的解决了。这件事没有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更不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再看季杨杨的爸爸,季区长的处理方式。他不仅大发雷霆,而且始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这件问题。他还跟季杨杨的妈妈说,“没事,让孩子写个检查,明天到学校去当众互相道个歉,这件事就过去了。”

而且他还几次三番跑去打扰正在复习备考的儿子,让他反思,赶紧写检查,还要儿子写完检查给他过目审核,企图逼迫对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在他看来,这件事他的处理方式,是最合适也是最完美的。可是他既不能体会到儿子的孤单感,也意识不到这种方式会对儿子造成多大的心灵损伤。

他大概是长久以来都和儿子分离,所以在遇到紧急问题时,自然而然就会忽略儿子心理上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无法理解,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双方都感到愤怒和委屈,这是最糟糕的亲子关系。经过此事,季胜利和季杨杨父子之间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丝信任感又一次荡然无存。

这也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归后,最常见的互动方式。这样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有巨大的归属感缺失,更难以和父母建立真正的信任感。这是孩子用一生都无法填补的爱的渴求。

所以季杨杨的性格才会如此高冷,每天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这是此类儿童本能的自我保护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安全,这样别人也就难以知道自己缺少父母的呵护和爱,也能避免被他人伤害。

三,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影响孩子的价值感。

前文提到,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教育理论里,归属感和价值感被认为是一个人优良性格形成,必须要具备的两个方面。

孩子只有归属感是不够的,他知道父母永远爱他,也获得了来自父母足够安全和充实的爱,却没有习得价值感。那么这样的家庭很容易养出“忘恩负义”的孩子。

这在现实生活中不缺乏范本,大家都听过“啃老族”——成年以后依然恬不知耻地,靠父母供养,不能独立生存,依赖父母的经济来源坐吃山空的孩子就是这类人的表现。

价值感是什么?

价值感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一个儿童在年幼的时候,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肯定,是一个孩子价值感形成的最初来源。

但是,很多父母的表扬方式都是错的。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进步了,都只会简单的说:“宝贝,你真棒!”或者“你真聪明!”

这种夸奖方式夸了还不如不夸。

因为孩子被你夸了之后肯定会很高兴,继而他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为什么自己获得了父母的称赞?他们还不具备正确的归因方法。于是他们会简单地认为,是因为自己聪明,是天赋造就了自己。

这种只夸结果,只重形式的夸奖,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认为:越显得轻松做到某事,越容易获得父母的夸奖。所以自己要尽可能地装出轻松做到某事的样子,才能突出自己的天赋异禀,才能被父母夸奖聪明。

他们会不自觉的倾向于只做简单的事情,避免有挑战的任务。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很难建立真正的价值感,且容易养成强烈的虚荣心。当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他们会难以面对。

那么要如何夸奖孩子才是正确的夸奖方式呢?

答案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重动机而不重天赋。

比如孩子今天的作业做的很好。

父母坚决不能说,“孩子你真棒!作业做的真好!妈妈给你一百分,或者奖励你十块钱!“这都是

非常错误

的说法。

正确的方式是,你可以这样说,”宝贝,你今天作业做的真整齐干净啊!妈妈看到你做作业的时候非常认真,妈妈相信你在学校的学习也一定很努力!妈妈为你的坚持和努力而骄傲……“

这是把夸奖明确指出了被赞扬的细节,而且夸的是过程和动机,而不是结果和天赋。

正确的夸奖孩子能带给孩子一个个微小而明确的成就感。这些微小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会堆积出孩子强大的价值感。而价值感是一个孩子一生能对整个社会做出成绩做必须具备的素质。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获得了来自父母足够的关怀和爱,继而从对父母的信任感那儿,习得了对世界的责任感,同时也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获得价值感。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孩子,是有多幸运!多幸福!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被父母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