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以爱的名义,彼此折磨彼此强暴(家庭教育问题面面观)
明明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到头来父母的良苦用心成了驴肝肺,孩子的叛逆反抗成了不懂事不孝顺。
明明都是为了彼此的好,但最后总是不欢而散,谈不到一起。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痛苦。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本应该让孩子专心读书不要被外在情绪干扰,而恰恰最干扰高三同学的不是外人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父母的横加干涉和高强度压力。其实亲人的伤害才是最致命的。
亲密关系之间的界限模糊是引发家庭问题和冲突的元凶。
虽然是亲人,虽然父母养育了孩子,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包办他的人生。孩子早晚要走出家门,他的路必须他自己走,对或者不对由他自己选择。父母可以建议可以指导,但最后的决定权必须由孩子自己掌握。
宋倩和英子之间的冲突不是简单的观念冲突,完全是情感绑架。南大是英子从小的梦想,她也一直为此而努力,她也有能力自己去实现,作为父母,你有什么权利去阻止去干涉。站在宋倩的立场,不管她的理由多么充分,但这是宋倩的意愿,不是英子的,为什么要女儿穷尽一生的努力去服从妈妈的意愿和实现妈妈的意愿?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这种边界意识的模糊是导致各个家庭内部问题的关键。
家长和孩子在家庭里应该承担各自不同的职责和义务。父母的付出也应该适可而止。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活,而不是放弃自己成全别人。事实上谁也成全不了谁。作为父母,你的职责是为孩子树立榜样,你应该有你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一个父母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照顾家人,这与其说是自我牺牲不如说是自我毁灭。当你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你对孩子的期待值就会加码,一旦希望落空就会增加怨气,而这不是孩子的选择,他凭什么要受这个怨气。你愿意放弃一切这是你的选择,无论什么样的结果你都得自己承受。你做得到吗?家长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加给孩子,孩子该做的事情父母又喜欢代劳,导致家庭关系里各种职责不清,一旦事情不能如愿,彼此指责彼此折磨彼此伤害。
所以解决家庭问题的核心,父母做好父母应尽的责任,孩子做好孩子的事情,只有保持这种亲密关系之间的界限,才能规避不必要的家庭冲突。
以爱的名义做各种情感绑架是另一个家庭关系恶化的原因。
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到底什么是爱?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可以被倾听,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无论在外面受多大委屈,在家里,可以彼此信任,彼此尊重。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家庭文化。
《小欢喜》里的三个家庭,方园一家总体最接近这个氛围,但方一凡妈妈的强势和武断,虽然本意是爱,但这种爱会扼杀方一凡讲真话的勇气,为了不让妈妈生气,他不得不撒谎,不得不耍小手段。宋倩以爱的名义把英子压抑的透不过气来,她表面上的商量实际是冷暴力的强迫英子接受她的观点,英子作为一个小学霸在家里不敢勇敢的说不,即使她未来考上清华又如何?不敢说不,这种性格缺陷会为未来人生带来很多困扰,季杨扬妈妈生病了瞒着家人,本意也是好心,但作为一个18岁的孩子,他有权利知道这件事情,也有义务关心妈妈的健康,但他妈妈的所谓好心剥夺了本应他承担的义务,人生路上的困难不是你想隐瞒它就不发生了,而是如何帮助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
不得不说孩子的很多问题产生都是父母自己做的不够好导致,这三个家庭都来自中产阶级,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即使这样,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是不完美的,有些是不合格的,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不是高考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所谓没有坏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不合格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