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文 / Celave
2019-08-16 17:39
"

如果在《红楼梦》里排出恶人榜,薛蟠必定榜上有名,而且肯定名列前茅。别的不说,薛蟠纵奴行凶,打死秀才冯渊,便是无可分说、不能原谅的坏事。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仔细研究薛蟠的个性和人生轨迹,却能发现熊孩子的出现并非偶然,可视作纨绔子弟的养成实例,为人父母者足以为戒。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1,罪大恶极

薛蟠为人骄横跋扈,仗势欺人,强买甄英莲(香菱)为妾,由于英莲已经先被冯渊买去,便喝令手下打死冯渊。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在苦主眼里,薛蟠就是一个恶霸,不讲道理,仗势欺人,草菅人命。冯渊仆人痛恨的是,主人遭受无殃之灾,期望的是把薛蟠抓拿归案。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薛蟠罪不可赦。

那原告道:“被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主人原说第二日方是好日,再接入门;这拐子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有踪迹,只剩了几个局外的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天恩不尽!”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而作为旁观者的门子,能够了解更多事实,也可以客观的评价。薛蟠本人不认为打死人是多大的的事情,在他的眼里,人命不算什么。了解薛蟠的家世,门子也认为对于薛蟠来说,常人看来极大的罪行,不过是小事。

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这薛公子原择下日子要上京的,既打了人,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并非为此而逃;这人命些些小事,自有他弟兄、奴仆在此料理。

纵奴行凶,生杀予夺,对于弱者,薛蟠不折不扣是个恶人。苦主只想报仇,不会想其他;局外人倒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

2,溺爱纵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学坏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薛蟠从小被母亲溺爱纵容,不学无术。本来按他的家世,也是书香门第,但是自幼没有父亲管教,母亲又过于骄纵,俗话说“慈母多败儿”,薛蟠长大成为恶霸,和薛姨妈有很大关系。

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

在薛姨妈看来,薛蟠是自己的心肝宝贝,从小缺少父爱,就要多照顾。家里这么好的条件,何必要吃苦,没有兴趣学习,那么就不学;什么都不会也不要紧;出去惹事了怕什么,用银子能摆平,就砸,自家摆不平就去找娘家亲戚或者贾府,打死人也不过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她这样的纵容、溺爱反而害了宝贝儿子,等到薛蟠成人不成事,她 也没有想到反省自身原因。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缺少管教,又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且学习不好,薛蟠未能形成正确的是否观,在他的脑海里也没有善恶观念,只凭喜怒做事,他根本就不知道杀人要偿命这种基本道理。

人命官司,他却视为儿戏,自谓花上几个钱,没有不了的。

原因也可以找到,一来,薛蟠就不把别人性命放在眼里;二来,薛姨妈也只知道回护薛蟠,不辩是非。后来被柳湘莲痛打,薛蟠要报仇,口口声声仍然是要派人去打死柳湘莲。缺少约束和惩戒,薛蟠不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更体会不到给他人造成的伤害。

薛蟠睡在炕上,痛骂湘莲。又命小厮:“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

曾经打死过人,却仍然把人命看得很轻,说明哪怕是薛姨妈,包括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觉得薛蟠干了什么坏事,没人说给他听。

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湘莲。

薛姨妈只知道心疼儿子,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给儿子出气,根本没有想过要教薛蟠做事做人的道理,她这样宠溺孩子,薛蟠只会更加无法无天。

3,不学无术

读书没人监督,学成什么样也没人管,薛蟠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

不像如今的父母,经常给小孩灌输以学习为荣的观念,虽然目不识丁,薛蟠却不在乎,更不以为耻。

薛蟠自觉没趣,笑道:“谁知他是‘糖银’,是‘果银’的。”

不同的家庭条件,受到的教育条件不同,古往今来皆如此。可是,家境良好的薛蟠,才识连歌女、戏子都不如。

薛蟠道:“他说的我全不懂,怎么不该罚?”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按理,薛蟠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完全不成材,最大的原因只能归结于薛姨妈。就这样,在薛姨妈的放纵下,薛蟠成为不务正业、一味鬼混的纨绔子弟。

家长不把教育当回事,小孩更不会认真学习,如此下去,最好的范例就是薛蟠。

4,性急冲动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根本没有办法从书本上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薛蟠做事完全凭着本性。

薛蟠个性冲动而且心直口快,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算好算坏,更不知道怎么样显得有修养。

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又是宝钗劝他别再胡逛去;他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治的:早已急得乱跳,赌神发誓的分辩。又骂众人:“谁这么编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分明是为打了宝玉,没的献勤儿,拿我来做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父打了他两下子,过后儿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治的,好好儿的叫了去骂了一顿。今日越发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索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命!”

他的这种个性,早为家人熟知。同样的家庭,却教出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兄妹。

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像,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在宝钗眼里,再不成样,薛蟠也是至亲,而且平时也知道照顾她这个唯一的妹妹。薛蟠在外面做的那些坏事,涉及到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人,又何必在意。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有很大的可能,薛姨妈从小溺爱薛蟠,不忍心管教,反正家产也足够薛蟠折腾;对于宝钗,打定的目的是成为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所以用心培养诗书、礼仪。所以,同胞兄妹,一个成为弄性尚气的人,人称“金陵一霸”,外号“呆霸王”;另一个有着名门贵女、大家闺秀的胸襟和气度,而且眼界超凡,才学出众。

5,本性不坏

虽然是纨绔子弟,但是薛蟠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歹人。

首先,薛蟠尊敬母亲,多少能听一些薛姨妈的话,也知道爱护妹妹,远行回家,还记得给亲人带礼物。

其次,他知恩图报,不记仇恨。和柳湘莲结仇时,气头上来,恨不得马上派人去打杀;被柳湘莲搭救,两人结交,又视为心腹兄弟。

薛蟠说:“城里城外,那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像往日高兴。

以朋友的看法,薛蟠粗鲁、呆傻,但为人实在大气,对朋友很不错,可以交往。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6,知道悔改

被柳湘莲痛打后,薛蟠才知道有人不在乎他的家世,社会上有比他更厉害的人,接受教训,他下定决心要学着做些正事,甚至知道自己不学无术的原因。

薛蟠主意已定,那里肯依,只说:“天天又说我不知世务,这个也不知,那个也不学;如今我发狠把那些没要紧的都断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学习买卖,又不准我了。叫我怎么样呢?我又不是个丫头,把我关在家里,何日是个了手?况且那张德辉又是个有年纪的,咱们和他是世家,我问他,怎么得有错?我就有一时半刻不好的去处,他自然说我劝我;就是东西贵贱行情,他是知道的,自然色色问他,何等顺利。倒不叫我去。过两日,我不告诉家里,私自打点了走,明年发了财回来,才知道我呢!”

缺少家庭教育的熊孩子,踏入社会后,会被社会教育,才有悔改之意,薛蟠也是这样。如果从小对薛蟠严格要求,未必他不能做到知书达礼、文质彬彬。当然,在那个时代,豪门里出现纨绔很正常,就像贾府中其他子弟一样,但没人管教必然会成为害群之马。

7,结语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孩子的教育一向都很重视。虽然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其中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即使恶名远扬如薛蟠,不学无术,一向欺男霸女,但假如从小被用心教育,长大成人后他也不会这般模样。

同一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认真管教,可以培养出宝钗一样的淑女;放任不管,过于溺爱,则会娇惯出像薛蟠一般的霸王。

薛蟠的成长能说明什么呢?第一,家庭的教育非常重要,父亲的管教和母亲的关怀缺一不可;第二,所处的圈子有很大的影响,在薛蟠的阶层,穷人的性命根本不算回事,就像贾赦害石呆子,王熙凤叫人杀张华。知道薛蟠打死了人,也没有一个亲朋说他的不是。在这样的圈子里生活,薛蟠很难具有善恶观念。

虽然站在亲朋的角度,薛蟠做得坏事不算什么,然而,人命关天,让弱者来说,薛蟠就是恶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恶魔,长大后成为什么,完全被父母和环境影响。

从熊孩子薛蟠身上看家庭教育的得失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