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文 / 国民心理服务站
2019-08-16 11:13
"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本篇作者 | 马拉肉松面包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她是一名曾经的完美主义者,“完美”二字,对于她便是那枷锁。因为过于追求完美,凡是都力求做到十全十美,在临近毕业、被各种学业压力周旋的时刻,她崩溃了。

从严重的躯体症状让她一度放弃、到药物起效后重新燃起希望,经历过抑郁“标准流程”的她,对自己身患抑郁这件事,有了许多理性的思考和反思。

她发现自己所追求的很多标准都是无意义的,它们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价值感。人生的台阶是无尽头的,完美标准也根本是个伪概念,人需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完美主义者需要放下偏执的“完美”,让自己的内心坦然、轻松并快乐。

是抑郁症,让追求完美的她跌入深渊。然而,也是抑郁症,帮助她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价值。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症状初现:被忙碌压垮


从2017年7月份起,我开始变得不太对劲。

那时我还在读大学,临近毕业,我周旋于论文、实习、考证和秋招之间,本应忙中有序,却越来越力不从心。并非因为这些事务很难,而是自身的问题。

我越来越难起床去上课,保持着的零逃课记录也因此被打破。我感觉任务的启动越来越困难,一向从不拖延的我却在论文中期报告上一拖再拖。

身体也莫名其妙地变差,头疼、头晕、经常感冒、失眠,因为不算太严重,我没多想。就这样勉勉强强毕了业,选拔类考试一项都没过,以我自己的标准看来做的挺差劲。

起初我将其归结为自己的拖延和低效,认为再给自己一年时间肯定能痛改前非、从头再来。然而问题的症结,从一开始就错了。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病情加重:险些放弃


抑郁当然不会自己好转,在家备考一年,我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越来越差。

一开始,我还能看几页书,后来书上的文字全变成了无意义的符号,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清醒就意味着痛苦的来临,睁开眼睛是如此费劲,阳光照着刺眼,从床上起身穿衣服简直是种折磨,下床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明明离门口就那么几步远,就是走不出去,迈不开步子。

严重的时候,我每做一次呼吸的动作都觉得身体在隐隐发疼。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如何结束这种痛苦。最喜欢吃的东西也变得不好吃了,歌曲像折磨耳朵的噪音,集中注意力是全世界最困难的事。我会毫无征兆地掉眼泪,失眠和嗜睡交替进行,入睡越来越困难,不管是运动、听asmr、拒绝手机,还是看枯燥的书,我总是折腾地一身疲惫,却还是睁着眼到天亮。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做很多噩梦,睡十几个小时依然觉得累,骨头跟散了架似的疼,没力气,完全丧失了通过睡眠恢复精力的功能。

考试的日期一天天临近,而我的状况一天比一天更糟,那段时间我一直祈祷意外发生,比如我被车撞、被火烧、失足摔成重伤……总之让我在考试来临之前出事吧,好逃避家人的期待和面对未来的恐惧。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自救之路:药物起效让我有了希望


2018年年底的一天上午,我毫无征兆地开始哭,一哭就是三个小时,哭到再也哭不出眼泪喘不上气为之。那时,我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打电话向妈妈求救,妈妈把我送到急救室吸氧。

这一切都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病了,于是我上网查阅资料,诸多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病症——抑郁症。在看到抑郁症患者自杀率是正常人的四倍时,我心头一紧,强烈的求生意志使我不甘于接受现状。

我看了很多和抑郁有关的书,如《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走出抑郁》等,开始了解这种疾病,并不再因为疾病导致的懒惰、逃避、学习能力下降而责怪自己。

我尝试练习书中的方法,想靠自己的努力战胜抑郁,但单纯的行为认知疗法并不能使我睡好觉、不头疼,病症的惯性是很大的,身体上的痛苦依旧,我战胜病魔的信心越来越小。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2019年5月份,在又一次的情绪崩溃后,我恳求妈妈带我去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

医生确诊我为中度抑郁、中度焦虑和强迫,并给我开了药。随后我度过了大概两星期左右、副作用强烈的适应期。

终于有一天,我被清晨的阳光叫醒,头脑清醒无比,呼吸不再困难,身体不再疲惫,我听到了悦耳的鸟叫、看到了窗外的白云、闻到了淡淡的青草气息,我感动得几乎要落泪了。

我在床上静止了整整十分钟,直到确信这不是虚假的梦境,才敢坐起身来。虽然每天都要吃药,虽然胖了十斤,虽然有时候手抖(因为药物副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希望,有了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好的希望。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病情总结:好好吃药

抑郁是一座从内部慢慢崩溃的山峰。

表面看着,这个人好好的,有胳膊有腿,身材壮实,各个器官也检查不出问题,但就是被医生宣告得了病,要吃药、要休养、不能工作、很难学习。然而他也只是“看起来”还行,保有健康人类有的皮相,其实心灵早就被疾病蚕食得啥也不剩了。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我们都因为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这样的可能性存在而活着,怀着某种隐秘的期待度过每一天。希望可以说是人生意义的终极命题之一,而抑郁症患者的希望——至少我是这样——已经被完全扼杀掉了。

因此我推荐第一次患病的病友们遵照医嘱,好好吃药,抗抑郁药物对大多数人都是有效的。

首先,坚持服药能减轻身体上的痛苦,肉体的轻松能使人感受快乐,从而热爱生活,不再一天到晚想着负面的事情。其次,对症状的控制能够使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增加,不再觉得自己没用、什么都做不了,我们重新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在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轻盈的状况下,抑郁症肯定会一天天减轻。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探寻病因:价值感的缺失是关键


书和论文告诉我,抑郁症是一种人类目前仍未搞清楚发病机制的疾病之一,只能说它受生理和心理、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的综合影响。对于抑郁症的探索仍在继续,我期待完全揭开谜底的那一天。

对我个人而言,价值感的缺失与抑郁症有一种互相促成的关系,我一直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得病前就是),我基于血缘关系被关心照顾,作为螺丝钉在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上起到某些功能,但那些都是因为我扮演某个角色而具有的意义。然而所有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并不能组成一个本身“有价值”的“本我”。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同时具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即破坏性本能,向外发散会表现出暴力行为,也就是杀人犯的来源,向内发散会不断攻击自己,形成抑郁症。我虽然从来没有过暴力行为,但在内心已经给自己一次又一次判处了死刑。

同时,我们这一代受互联网文化影响很深,一切都被庸俗化、扁平化,把爱情简化成对性和“长期饭票”的需求,把婚姻家庭简化成世俗条件的量化,把男女简化成打着五分还是六分标签的商品,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被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命运,为了自己不符合某个网红大V炮制出的可笑而单一的标准而焦虑,害怕在消费社会中因为消费不起某个东西而被远远落下,种种对自我的物化会使精神疾病风险升高。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意外收获:抑郁让我停步思考


估计有很多人都会反驳我吧,说抑郁症那么痛苦、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怎么会有收获?

不可否认,抑郁症的确很痛苦,但同时,身患抑郁也让我停下脚步好好思考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规划。我发现它们其实有很多都相当荒谬,是一些因为内心的空虚和无价值感而追求貌似完美的世俗标准。

比如,女生体重不能过105斤,考研只能考top4高校,毕业三年内要达到年薪5万。

就如杨绛先生说的:“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都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台阶是无尽头的,完美标准也根本是个伪概念,不管你爬得有多高,总会有人比你高。竞赛会决出第一名,生活怎么会有名次呢?人应该坦然接受自己永远是不完美的,但这种不完美也没关系,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而人的价值也根本与他的完美程度无关。

我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我的经历和感受、我听的歌和对服装的品位、我所拥有的复杂的感情、厌恶与欢喜,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作为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拯救之路:是抑郁症帮我破除了完美谬论,找到了自我

感化家人:消除对抑郁的偏见


从上面的叙述也能看出,我主要是通过自救来走出抑郁症的。

我在用尽所有办法无法自救的情况才向家人摊牌,也是考虑到父母对抑郁症的理解度。说实在的,我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期待父母能客观了解抑郁症,他们成长的环境和受的教育和我们不同。

但我们不能因为父母不理解就放弃努力,血缘亲情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会使父母放弃部分偏见,加深对精神疾病的理解。所以,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可以从感化父母做起。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也有些比较开明的家长。我提供一些我用过的让家人接受抑郁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比如可以转发一些关于抑郁症的文章给父母(如像郁金香这类公号上的文章);看病时带着父母,让医生跟父母说明;用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精神疾病≠街上的疯子;让信任的长辈说服父母。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从抑郁症中走出来,放下对完美主义的偏执,找到真正的自我。


· END ·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

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

感谢分享自己康复路上的故事

投稿加小编微信:gmxljkw

有公益稿酬哦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学人的专属社交圈,请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ID:gmxljk)国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国招新中!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一同前行。

国民心理健康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