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文 / 神剧追追追
2019-08-13 15:11
"

从2016年的《小别离》到2019年的《小欢喜》,从中考到高考,中国家长的焦虑无处不在。中国的家长似乎被集体打了鸡血,从买学区房、到抢补习班名额、甚至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辞职、压上全部积蓄送孩子出国深造……这些疯狂的行为震惊世界,不断刷新中国家长的陪读成本。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小欢喜》

父母以“我是为你好“道德绑架子女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要么鲤鱼跃龙门脱离苦海,要么一失足成千古恨,学区房墙壁上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那无数个”我恨“让屏幕前的观众心惊。中国家长的焦虑正在一点一滴摧毁孩子的未来。

成绩不等于成长

《小欢喜》的乔英子是典型的学霸,年级排名数一数二。母亲宋倩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蒸蒸日上的教师事业,绞尽脑汁为孩子的膳食加营养,费尽心思为孩子的学习开小灶,千方百计为孩子的高考买保险,杜绝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娱乐。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小欢喜》母亲宋倩为女儿英子开小灶

母亲“成绩为王“的理念压得英子喘不过气。翘课逃学、撒谎欺骗等问题接踵而来,母女关系陷入冰点。在中国家庭教育中,评价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成绩。在成绩面前,其他都是小事。这样片面的评价让孩子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极端偏激的想法,这也是中国式学霸与学渣共同的悲哀。

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也提出过,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曾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过分追逐成绩的提升,忽略了提升成绩背后的动力,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急功近利。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教育最后很容易产出高智商高才能的危险品。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最强大脑》李云龙失声大哭

学霸云集的《最强大脑》有一期,中国选手李云龙对战意大利选手安德烈拉托雷,他们挑战的题目是记忆51对新郎新娘随机站队,在等待答案揭晓的2分钟里,李云龙失声痛哭,不停地重复: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在场的意大利选手也哭了,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李云龙的绝望。中国式教育以成绩论输赢,不能输,输不起,每一次的考试都是煎熬。

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学生自杀的第一大国。据统计,平均每年有15万以上的学生自杀,也就是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人结束自己的生命。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份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个中学中有一个人曾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占样本总数的20.4%,其中,6.5%的学生曾经为自杀做过计划。在中国儿童的自杀原因中,学习压力过重占45.5%。此外,一项调查显示在非正常死亡的大学生中,自杀死亡竟高达61.38%。

这触目惊心的数字是否能唤醒中国式鸡血父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最高的需求发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在自己的人生之路发光发热。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非造就一台完美的考试机器。成绩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教育本质是成长,挖掘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帮助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抢跑不等于抢赢

2018年一部印度片《起跑线》引起了无数中国家长的共鸣,影片以一对中产夫妇为了能让女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突破阶层固化,跻身上流社会,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托关系走后门、求神明拜菩萨,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装穷来争取入学名额。母亲米塔坚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焦虑的根源是如果女儿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电影《起跑线》

母亲米塔陷入了输在起跑线上,人生就会很悲惨的焦虑中。在中国,无数家长从学龄前已经开始抢跑了,年幼的孩子穿梭在绘画班、思维训练班、英语口语班、舞蹈班等等形形色色的兴趣班中,这是中国孩子的童年生活现状。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指出: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我们今天的儿童不能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图片源自网络

上世纪70年代,德国对100家幼儿园进行试验,其中以50个幼儿园以实践、游戏为导向,50个幼儿园聚焦课本知识的学习,抢跑的孩子学习优势只保持到了三年级,随后出现明显的下滑,尤其是阅读与数学方面劣势尤为明显,这些抢跑的孩子在社交与情感感知方面也落后同龄人。因此,德国《基本法》明文规定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图片源自网络

日本著名的脑科医师和田秀树提出了九岁之壁的理论。人的大脑发育至9岁后,左右脑重基本趋于成人,然而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将进一步复杂化。9岁是个分水岭,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成绩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孩子成绩扶摇直上,有些孩子却可能一落千丈,形成了显著的两极分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抢跑的孩子仅仅只能赢三年,却在9岁这个年龄显露后劲不足的疲态。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反对超前教育、难题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发展病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有很多神通与天才在后期爆发力很差。6岁孩子学习15岁知识,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行为最终受伤的是孩子。

从短期来看,抢跑的确能够让孩子脱颖而出,获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急功近利违反了孩子发育的自然规模,代价是惨痛的。抢赢了3年,输了一辈子,这笔账到底怎么算,中国的父母要好好算一算。

高考不等于终点

《小欢喜》母亲宋倩一直在向女儿强调:熬过了高三这一年,人生就圆满了。无独有偶董文洁看到儿子分班考的成绩后大呼:高考他要这个分儿我就不活了!我把他腿给敲断的!无数中国家庭父母放大了高考的效用,“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让中国家长陷入了集体焦虑中。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小欢喜》董文洁与方一凡讨论高考

不少高三学子面对这种高考压力,无法坦然面对。2010年6月广水市一高考男生跳楼自杀。2011年2月,黑龙江一高三学生跳楼自杀。2012年6月湖北两名高考考生自杀身亡。2013年、2014年、2015年……每一年都有考生因为高考失利,在自己花样年华结束自己的生命。高考,对于人生来说只不过是一场考试,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人生的终点。

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赵昱鲲曾在《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里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只薛定谔的狗。这来自于一个著名的物理实验:物理学家薛定谔想象出一只充满暗黑能量的盒子,里面关了一只无辜的猫。这只盒子里有放射性元素,有一半的可能会触发一个机关,把猫杀死。这只猫现在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呢?答案是不知道,或者可以说这只猫既不活也不死,又可以说它既活又死。

这个实验阐述的是量子学问题,赵昱鲲将其引用至育儿领域——孩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成为各种狗,如销售狗、研究狗、创业狗、金融狗、IT狗和美术狗、编辑狗……各种可能性每天都在降维、合并,最后在现实中,他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小欢喜》直面中国式家庭教育,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

动画片《鹬》

《鹬》是一部时长6分钟的动画影片,讲述了一只破壳未久的小矶鹬蜕变的故事,从一开始面对海浪瑟瑟发抖,到最终一次次主动冲进海浪中,它从小寄居蟹那里学习觅食本领,它向母亲证明了自己拥有无限可能性。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在他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不确定性,有惊喜,有挫折,有欢笑,有泪水,给孩子机会去探索未知的可能性。高考只不过是这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但是绝不是终点。输了考试,但是未必会输了人生。

《小欢喜》聚焦高考,直面中国的教育痛点,谁在为焦虑的中国父母买单?可怜天下父母心,千万不要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这是最残忍的爱。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谁都无法去剔除生命中各种不确定性。父母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孩子,但是无法帮他们做任何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在他陷入人生低谷时,默默支持鼓励他;在他接受掌声祝福时,满心欢喜恭喜他。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