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文 / 大孩子家庭教育
2019-08-13 00:20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转自东西儿童教育

作者丨千寻

夏日的午后,天气异常闷热,路上行人寥寥,地铁里却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孩子和家长,他们手里拎着书包,身边放着水壶,不是在去培训班上课的路上,就是在下课回家的路上。

淡定的家长,丝毫不受拥挤人群、车厢摇晃的影响,抓住每分每秒引导娃复习;不淡定的家长,在互相吐槽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唉,当了妈才知道,选房子啊--游泳馆最好在楼下,早教班不要超过5分钟,生鲜超市不要超过10分钟,方圆5里内培训机构越多越好……

暑假,表面上是假期,其实大家都很忙。

不过,对于有着“家长”这一特殊身份的人来说,早已习惯了这份匆忙。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这些匆忙的家长群里,80后是主力军。

童年在掏鸟窝、找蚂蚁、滚铁环的散养中度过的80后,一边唱着许巍的《我像风一样自由》一边向往远方的80后,做梦也想不到,做父母后,娃陪读的课堂就成了我们的诗和远方。

北大教授渠敬东描绘了80后这一代家长的日常:“一出校门家长马上就领着孩子进各个辅导班,不进班怎么办?孩子将来命运没法预料,似乎落下一步,就意味着毫无出路。”

陈雪(化名)曾自诩为“佛系”妈妈,打定心思不延续老一辈传统的教养方法,要让孩子快乐成长。然而这美好的愿景,终究消失在了剧场效应里。

“身边家长都铆足了劲,提高自家娃的竞争力,以后孩子长大了,别的孩子都会钢琴、会画画会编程,我的孩子一无所长,该怎么办?要是孩子怪我,当年什么都没让他学,所以现在什么都不会,我又该怎么回答呢?所以,就算把自己抽得像个陀螺,也得把班报上……”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电影截图)

实际上,辅导班只是入场券,进了赛道,方能感受人间万象。

身处家长鄙视链顶端的,是学历高又勤奋的“硬核派”选手。

他们自己就是当年的学霸,虽然已是中年老父母,说到奥数,还兴奋得像中学生一样,随手扯张餐巾纸,就能出道奥数题,还能衍生出多种解题思路……普通家长只有羡慕的份儿,因为已经看不懂娃的数学题。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藏不露的,是“演技派”选手。

他们一边对外宣称:小孩这么小,为什么要那么早把他们推向竞争的泥潭,完全体会不到童年该有的乐趣!一边紧盯KET、PET,报名堪比打新股,瞬间把系统挤到崩溃。希望自家小孩与同龄人拉开差距,抓住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能把天聊死的,是“炫夫派”选手。

她们带着举重若轻地微笑,以及颇有远见的语气:还好当初结婚选了个清华博士,是明智的。我当时想的就是,找老公一定要能辅导孩子功课的……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各色人等组成的江湖里,不同派系,秉承着同一个信仰:

在教育军备竞赛你追我赶的赛道上,生活?不存在的。

每一分钱和每一分时间,都应该花在保值增值上。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教育行业分析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显示,国内中产家庭教育投入较10年前提升100%以上的比例达到54%。十年之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将大量财力人力投入到教育上。

当90后的小姐姐喊出“要对自己好一点”的口号时,我们80后的老母亲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己狠一点”。

在一个80后老母亲的眼里,一瓶海蓝之谜就是两节钢琴课,一条连衣裙就是一节英语课,上街随便逛逛就给娃报个书法班,自己在星巴克喝杯咖啡都嫌耽误时间。

就如网上一段子所讲,“每次花钱我老婆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后来我懂了,我儿子就叫刀刃儿。”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80后这届家长,虽然没有生活,却有梦想。

梦想就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平常晚六点到八点,打开高德地图,城市里各大培训和教育机构所在的写字楼和商场门前的“堵点”,是被梦想点燃的版图。

钢琴小提琴、画画击剑跆拳道……谁也不知道娃擅长哪一样。学不好怎么办?

万一学好了呢?物赛奥赛KET……哪一个都不能落下。拼不过怎么办?万一拼过了呢?幼升小、小升初、调考点招六小强……每一场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役。冲不进牛校怎么办?万一冲进去了呢?

用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来总结,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梦想的我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精进的机会,即便是带娃远游的旅程,也不会认为这就是恢复生活的时刻。

去年寒假,和几个80后妈妈一同带娃去海边度假。

除了我,每个妈妈都带了作业,有用平板读RAZ的,还有每天坚持刷五页新加坡数学的。

这是怎样一种境界……

微风习习的傍晚,卡伦海滩美得心颤的晚霞背景下,穿着长纱裙的中国妈妈,有一种女神般的高冷气场,

“来,写完这一页。”“来,咱们之前说好的,每天要读一本英文绘本。”

附近的无边际泳池里,几个外国人正带着一群娃在玩水,我想要是他们看见中国家长,也一定会被这梦想的力量震撼到……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电影截图)

虽然,逐梦的路上也曾屡屡受挫。

学钢琴可能学到母子成仇、暑假前一口气报三个班立志弯道超车,暑假后娃萎靡一如往常……最让人悲伤的,不是你把买LAMER的钱省出来给娃上英语课,而是学到最后才发现,说好的外教只是菲律宾人,说好的口语流利仅限于how are you,这时候说啥都晚了,还不如当初买瓶精华,就算抹了皮肤也没变好,至少在花钱那一刻愉悦了自己。

But即便如此,对从小学习“失败就是成功之母”长大的我们来说,这些挫折也不是问题,一时的成败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坚持。

只要还在坚持,一切就皆有可能。

为了梦想,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放弃生活。

毕竟,就算你不放弃,生活最终也会在负重中离你远去。

户口、学区房、阶层固化、中年危机如同一口口小锅,咕咚—咕咚煮着焦虑,一个叫朋友圈的地方,又把这些小锅连成一个九宫格大锅,活脱脱演出了囚徒困境。

最后,只剩下每天折腾完娃后,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时的感叹:光活着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

80后这届家长,“心甘情愿”,没有生活

(图片来源于电影截图)

这样一种领悟,是90后、00后不能理解的,毕竟太年轻。没经历过夜奶、早教、选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不足以道人生。

对80后这届家长来说,唯一担心的,是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

谁也不知道,在这场教育改变阶层的赌局上,孤注一掷的下注,换来究竟是价值的回馈,还是错误的方向。人生又不是规划好的马拉松,路线人家定,你只负责跑。

而比错误方向更可怕的事情,是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梦想只是:

别人有,我也要有;

别人孩子有,我的孩子也要有。

-end-

tips:更多养育0-18岁孩子的家庭教育干货,请搜索关注“大孩子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