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文 / 心理学说
2019-08-12 12:30
"

如果人们在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就想通过追求精神生活的方式来提高幸福感,这种改善的结果也是很有限度的。只有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到达了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在增强自己的幸福感方面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才有可能减弱。因此可以说,在生产力还不发达和人均收入尚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收入,仍然是改善人们幸福程度的最重要途径。而当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幸福度将更多地取决于其他非经济的因素。今天,中国居民幸福度的下降,从某个方面恰恰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步入幸福度的临界点,它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转型与重建,这也是抵消现代化发展过程某些负面后果的一条必由之路。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对幸福,正如前已揭示的那样,部分依靠外界环境,部分依靠个人自身。在本书内,我们考察了依靠个人自身的那部分,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与个人自身相关的范围内,幸福的诀窍是十分简单的。

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一种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那么幸福是不可能的。许多自己感到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忧伤有着复杂而高度理智化的原因。我不相信这些是幸福或不幸的真正根源,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一个快乐的人通常会信仰快乐的东西,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往往具有不快乐的信仰,两者都将自己的幸福或不幸归因于各自的信仰,而真正的因果关系却可能截然相反。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东西也很普通:富足的衣食往行,安定的生活,拥有健康、爱情,体面的工作,成功的事业和来自人们的尊敬。对某些人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缺少这些东西时,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有可能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不太艰巨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但他仍然感到不幸福时,那他肯定有着某种心理上的失调,或者有着特殊的追求。

小提示:幸福与人的追求关系密切,可以说拥有不同追求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标准,而且这种标准有时会超越道德的限定。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

可以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体验到幸福,是因为幸福实质上纯粹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 幸福就是心想事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幸福就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人。
  • 幸福就是在凉爽的午后,躺在阳台的靠椅上,喝着一杯清香的茶,听着美妙的音乐。
  • 幸福就是晚上放学的时候,吹着口哨欢快地奔走在回家的路上。
  • 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团聚在一起,或尽情倾诉,或安享天伦之乐。
  • 幸福就是当你远远地看见家中那一团温馨的灯火,当你在寒冷的冬日里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
  • 幸福就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尽情地吃喝玩乐,开心欢笑。
  • 幸福就是舒服地坐在自己的沙发里,轻松自在地阅读或者看电视。
  • 幸福就是当你做出难以下咽的食物,他却眉头不皱地说好吃,真的好吃……那时心里充满着甜蜜和感动。
  • 幸福就是当你伤风感冒时,她拿来一片药丸,端来一杯水,连哄带骗的要你吃下去时,心中暖暖的感觉。
  • 幸福就是在晴朗温暖的晚上,和所爱的人依偎在窗前,数星星、看月亮。
  • 幸福就是放假了,可以好好地睡大觉,然后在电脑前尽情上网冲浪、打游戏。
  • 幸福就是既有钱又有闲,想去哪就去哪,走遍全世界。
  • 幸福就是一种满足或者快乐的感觉。
  • 幸福其实很简单,没有理由的,就是感到很幸福!

人们可以用千干万万的语言来描述幸福:不论强烈还是平淡,总之是一种情感。

小提示:幸福是一种感觉,而且每个人都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这应该是人们基本的共识。

◆幸福感的心理构成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很多心理学家更愿意把它称为“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如果要对它进行统计和数量分析,应该对构成幸福感的各种要素进行一个说明。

(一)富裕感

富裕感是被调查者对于自身物质生活状况满足程度的一种感受。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结论是,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与人们的幸福感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生存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幸福体验息息相关。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相对越强。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二)愉悦感

愉悦感是指被调查者总体上的乐观感受。该指标反映了个体幸福感的最直接感受,而这种感觉与人的教育、经历、健康状况乃至遗传基因都存在隐含的关系。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三)期望感

期望感主要通过被调查者对个人以及家庭成员生活及工作等可预见未来前途的一种预期,来反映被调查者对于未来的信心状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信心,能否有信心实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必须指出,“期望感”与“期望值”是有区别的。“期望感”是对美好愿景可能实现程度的一种信心把握,即“我能够实现”;而“期望值”只是一种愿望,即“我希望实现”,但有可能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同样的事物效用大致是相当的,但期望值越高,则所谓“幸福感”就越少。例如:假定一位白领和乞丐都拾到了1元,1元对两人来说可以发挥一样的效用。但是,白领的期望是出国旅游,需要1000元,结果白领的“幸福感”是千分之一,只有千分之一的满足;而乞丐的期望值是今天能够吃三只肉包,结果他的“幸福感”是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满足!

(四)安定感

安定感是被调查者对于自身周边环境状况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心安适的心理状态。该指标主要表现被调查者心理承受力、心理平衡感、心胸宽容度、以及放松从容的心理状态等。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小资料: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人们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人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与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来取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哈佛大学一位经济学家说:“我们的幸福与我们邻居的富裕程度成反比,如果你被富有的邻居包围着,你就会感觉不幸福。”

(五)归属感

归属感主要是指被调查者对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地位的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归属、家庭归属与婚姻状态等。人是社会关系的一分子,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就必然要与人交往,期望别人的理解、尊敬或者爱慕。可以说,社会交往是人的存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人的地位。当一个人离群索居,飘泊异乡时,他就会因在陌生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感到孤独。所以说,归属感与幸福感不可分离。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六)向心感

向心感主要是被调查者对于国家、民族、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认同程度和自豪感,是特定群体社会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所谓社会心理是指人们非系统的、混沌的且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可以表现为情感、需求、情绪、期望、习惯、传统习俗等,是一种自发的倾向。 社会心理可以区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其中,群体心理又可区分为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向心感的核心是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传统、优良品质,发展变化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感到光荣的一种深厚情感,它与民族自卑感、民族虚无主义相对立。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尽管一个不热爱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人或许也能够感受幸福与快乐,但却会因为观点与周围格格不入而倍感孤独,同时也就增加了不幸福的感觉。因此没有向心感,幸福将会大打折扣。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七)自由感

是被调查者在日常行为中,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心理上无所拘束的一种感受。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八)情谊感

情谊感是人类对亲情与友情的需要,是人类沟通、交往的天性,对于个体幸福感不可或缺。

心理学家: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幸福感知能力,更容易获得幸福

以上文章来源于刘振中著《不要误解幸福:幸福背后的心里秘密》。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作者。健康心理咨询,找心理学说!心理学说:普及健康心理学,推动全民心理健康蓬勃发展。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