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值不值,自己说了算

文 /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
2019-08-09 01:05
"

心理学效应:消费者剩余

买的值不值,自己说了算

琳达、凯文、哈利和乔伊四个人参加了一场猫王(美国摇滚巨星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专辑的小型拍卖会,他们的目标都是拍下这张专辑。但是每个人的心理底价都不一样。琳达的低价是一百美元,凯文的是八十美元,哈利的是七十美元,而乔伊只打算出五十美元。

拍卖开始后,起拍价为二十美元,开始叫价。当叫价达到五十美元时,乔伊推出竞拍。当专辑价格提升到七十美元时,哈利不再参与出价。最后凯文出价八十美元,琳达加价到八十一美元,凯文推出竞拍,琳达得到了这张专辑。

那么,在这场拍卖中,琳达的收益是多少呢?答案是一张专辑外加十九美元。因为琳达对这张专辑的心理承受价是一百美元,而事实上,最终她只花了八十一美元,比预期节省了十九美元——这节省出来的十九美元就是琳达的“消费者剩余”,同样属于她的的“心理收益”。

消费者剩余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基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演绎出的一个消费心理学概念。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为“消费者剩余”下了这样的定义:“人们愿意为某种商品实际支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他所预期能承受的最高心理价格,因此,他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了一种满足的剩余。”

消费者对于“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的预期是完全主观的。实际上,“消费者剩余”并不会真的让消费者获得实际价值,却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样的道理,当消费者剩余为负数的时候,也不会带来金钱损失,却会让消费者有切切实实的心痛的感觉,仿佛在割肉。

某日,某市场来临个卖陶罐的人。其中一个陶罐看上去破破烂烂,却要五个金币,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普通的陶罐也就值一两个银币。于是,有人试探着问:“我出一个金币买你的陶罐吧?”买陶罐的人生气了,不做回应。于是,又有个人说:“三个金币总该行了吧?”卖陶罐的大怒道:“这陶罐虽然破旧,但工艺十分精美,一看就是来自罗马的上等货,少于五个金币我不卖!”

恰巧,有一个有钱人也来逛集市,听说了这件事,也走上去仔细观察了这个陶罐,发现,这陶罐的确如卖陶罐的人所说的来历不凡。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当代的工艺品,而是一件古罗马时代的古董,至少值一百个金币。于是,这个有钱人痛快地将陶罐买了下来。

在这个故事中,谁吃亏了?表面上看来是那个卖陶罐的人。但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七十,两个人都没吃亏。对富人来说,他的心理底价是“不高于一百个金币”,结果以五个金币买到手,消费者剩余是九十五个金币,赚到了;而对卖陶罐的人来说他能接受的底价是五个金币,“消费者剩余”并不是负数,同样也不吃亏。

当然,也存在一种情况:当陶罐商人得知陶罐的真正价值后,他必会痛心疾首。因为那时候,他的心理底价同样也变成了一百金币,“消费者剩余”也就变成了负数。

“消费者剩余”其实是一种很主观的评价,每个人对于不同商品的价值评估截然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件商品,不同人在购买时能否获得消费者剩余、能获得多大的“消费者剩余”,也都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是一件标价为五百个金币的大理石雕刻艺术品,在普通人看来,会觉得:“居然有人用这么多钱换一座破石雕?”而在艺术家看来,则会觉得:“多么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居然只卖这么几个钱?”撇开艺术品投资的因素,普通人不懂艺术,对艺术品的预期价格底线低,自然觉得亏了;而艺术家的预计价格底线高,自然觉得赚了。

可见“消费者剩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个人的主观判断。一个人在消费过后感觉“买亏了”或者“买值了”,其实与商品的真实价值无关,与标价也没有太大关系,真正有关的只有一个——他最多愿意为这个商品付出多少钱。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