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科胡特:自恋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揭开生命蓝图,启迪灵性觉醒,欢迎加入心理学与哲学读书社群——考拉读书会。
通过共享读书,用五年时间自学完心理学、哲学的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全部课程。
通过共享读书,一年时间从小白到达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本文是心理专栏《考拉读书会:一周读一本心理书》中的文章,作者是心理咨询师 James Lin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 (Heinz Kohut)的代表作之一。科胡特之前还写过两本书,《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可能不少人知道,他本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1964-1965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1965-1973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档案馆的副馆长(1971-1981年),以及奥地利科学院的成员。但他最终站在了伟人的肩上,从自己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不足,从而建立自体心理学。
先来弄清自体心理学的几组概念。
自体:区别于传统精分理论中的自我概念,自体心理学中的自体(self)可以简单理解为内在的自己,是一个心理层面的躯体,自体可和弗洛伊德的自我有交集,但不尽相同,它是与下面要讲的自体客体相联系的。
自体客体: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自体客体是被自体体验为自身的一部分、并能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自体通过自体客体体验来实现自我成长。
三极自体:科胡特认为,“在分析当中,夸大自体会以三种形式复苏,这些形式分别对应发展的不同阶段:(1)经由夸大自体的扩张而融合。(2)比前者成熟的另我或孪生移情。(3)最成熟的镜映移情。
与之相应,自体心理学家把自体客体移情分为三组:(1)受损的抱负这一极会企图引出自体客体的肯定-赞同回应。(镜映移情)(2)受损的理想化这一极,会试图寻求可以接受其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移情)(3)受损的才能与技能这一中间地带会去寻找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本质上相似的安慰体验的自体客体。(另我移情)
在生活中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时,这些需要可能会被唤醒或抑制、满足或受挫,这些结果影响着三极自体的构成。
自体心理学被后人称为精神分析的四大门派之一,其它三派为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科胡特的修正,经典精分很可能早已被人本主义和认知疗法淹没。本书主要关注了“完整的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的治愈”这两个问题。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动因归于力比多,强调人的内驱力。而科胡特则更加关注自体与自体客体关系的变化,强调内驱力并非原发,在那之前还有自体的缺失,形成病理的核心是自体,取决于其对自体客体的回应。例如,如果没有充分发挥夸大或者镜映化会阻碍儿童发展,完成自体的力量会转向性源带寻求刺激和安慰,固着在某点会保留到成年,形成性倒错获得愉悦感。当儿童的情感和确定性被破坏时,驱力是破碎的自体。分析中的解释过程类似于两阶段里的发育过程:夸大和理想化。自体心理学还提到攻击不是阻抗,核心是促进自体。俄期的情感冲突,既需要鼓励又需要阻碍。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的人没有客体,因而他们不会移情。而不能移情的心理疾病患者是不能治愈的。但科胡特的理论则认为,自恋的人有客体,就是自体客体。自恋是在自体整合过程中完成的。但一旦理想化不可持续,ta就会失望。只要自我需求无法100%满足,修正就应一直进行下去,但有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科胡特写到,当自体客体被需要却又不可得时,就会造成自体的“挫折(frustration)”——也即“在希望和需要父母亲接纳的正常阶段,遭受到创伤性的挫折(traumatic frustration)……这让自恋强烈受挫”。科胡特提出了“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他说:“就像儿童在之后要接触的社会环境一样,在早期母婴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原则。可以忍受的失望……促使内在心理结构的建立,为自我安抚提供基础。科胡特认为有技术的分析师可以依据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原则来进行分析,借助其使自体得以重塑。
科胡特从自体对自体客体的体验出发,认为父母无法对孩子共情,以及孩子对这种无法共情失败的反应是几乎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失去重要他人以及这个人提供的“自体-客体”,会令个体变得情感淡漠、对生活感到空虚和失去活力,产生抑郁。
对婴儿而言,自体从“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成长为“内聚性自体(cohesive self)”的过程,是一个让全能自我幻想逐渐破灭的缓慢过程(a slow process of disillusionment with phantasies of omnipotence),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逐点累积失望的过程需要婴儿的照护者对婴儿需求的共情。
相应地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要在治疗中用共情来处理求助者先前失败的幻灭过程。共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最好的工具,能够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创造一种能够缓解早期自体问题的关系。
科胡特并非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主义者,恰恰相反他的理论是从咨询实例中得出并验证的。在本书中,科胡特指出精神治疗的任务一是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本身;二在下一阶段,或者同时地逐步把重点转向关注隐藏的抑郁和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失败。他认为,“致病的俄狄浦斯情结发源于俄狄浦斯期的自体-自体客体障碍,在性欲和攻击性之下还有一层抑郁和弥漫的自恋愤怒。”-----有问题的自体客体孕育了儿童期的障碍性俄狄浦斯情结。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治疗模型,适用于自恋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个体。当他们在治疗中把早期的创伤重新激活和分析之后,潜意识得以上升到意识,之后就可进入提升性的深度分析,通过重新体验完美共情时的喜悦或是不完美的共情时的失望的感受,来整固自体,最终重构一个有完整人格结构的自体,实现心理痊愈。
科胡特的书不是那么容易读,其实所有心理学的经典书籍对初学者都是挑战。这里有翻译的原因,也缘于西方作者表达逻辑与中国人不同。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更愿意直接阅读原文而不是译文。难归难,但对致力于咨询工作的人来讲,对自体心理学了解是弥足珍贵的。
".jpg后记:关于考拉读书会
考拉读书会和潜医识研究会是心境障碍亲历者的自愈联盟,也是心理学爱好者的读书社群。考拉读书会的读书自愈理念,生命哲学思想发端于香港著名心理学家钟灼辉博士。我们倡导共享读书,学习心理治疗理论和实务,编写心理专栏,传播心理科普知识,激发潜藏在每个人身体中的自愈潜能,做自己最好的医生。
考拉觉醒之路:每周读一本心理书
心理学家钟灼辉:潜医识自愈专题
考拉读书会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