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几个事情,助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文 / 凌凌跑跑跑
2019-08-05 12:10
"

今天有个小伙伴跟我吐槽说,周六计划好了,9点起床去看闺蜜,下午2点读书,然后5点去健身房运动这三件事情,结果周六早上8点就醒了,一直觉得很早硬是拖到10:30起床,然后洗头发化妆搞到12点钟才去见闺蜜,结果一天就只完成见闺蜜这一件事情,其它两件事又被晾起来了,一直抱怨说自己拖延症太厉害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治疗一下,因为自己的拖延症耽误不少事情,有一次惹得领导大发雷霆,差点丢了工作。

说道这里肯定有不少小伙伴有同感,拖延症真的耽误自己不少事情,那么到底如何治疗拖延症咧?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观点

知道这几个事情,助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客观时间、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是实际存在的时间,比如钟表或者日历衡量的时间,而主观时间是我们对于时间的感觉,这个无法用具体的单位来衡量。

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会觉得周末时间过得好快,而工作日每个小时都像蚂蚁一样在爬,每天都是等待下班,实际上周末跟工作日的客观时间是一样的,每个小时的长度都一样。

拖延其实就是主观时间跟客观时间的冲突,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主观时间跟客观时间的落差。比如给自己计划一天之类完成一件复杂而且繁琐的工作,自认为时间很充足,所以就一直拖到下午3点左右才做,然后做起来发现问题很多,需要跟同事沟通的也特别多,到下班才发现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这就典型的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时间,掌控周围的事情,到最后才发现那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觉。

拖延症的人往往没有认识自己的时间概念跟钟表的时间概念有很大的差距,导致自己一直活在自己时间的混乱中,等到截止时间快到了,猛然发现自己的计划根本完成不了,才发现时间不够而焦虑不安,这样的经历反复不断的上演,这个就是对于主观时间的感知出了问题。

知道这几个事情,助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感知时间的方法

先看一个例子:现在给你100,两年后给你1000,你会选择哪个?大多人会选择现在给你100,因为这个现在这个100或者能解决你某些问题,而且两年后的1000看起来遥远,让你觉得不是那么真实,相反距离现在越近会让你感觉越清晰,越真实。

这里就是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家菲利普.津巴多方深入研究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结果发现人们是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用一种坐标来感知自己的想法跟决策,那么很容易出现偏差,轻视未来的时间,导致失去感知平衡。所以很多事情在距离截止时间还很长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到时间还很长,没有那么着急,这就是感知时间不清晰的表现。

知道这几个事情,助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平衡

做计划

假设你需要负责一个项目长达一个月,现在有两种方式来推进,1、提前计划好每周的进度。2、按照自己的感觉来,那么哪种方式的时间感知会强一些,当然是前者。计划是我们跟未来的一种连接,这个链接可能是明天,后天,几个月或者更远。

梳理“非计划”

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做了计划的人也很多,但是做了计划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成,这个又是什么原因咧?心理学家尼尔.费奥创造了“非计划”这个概念,是指不在计划内的事情。比如我们在计划每周的计划时,可以先把那些非计划的事情弄清楚梳理出来,确认哪些时间不能用,然后在自己安插进去,这样就能保住计划的通畅了。

当我们有了“计划”和“非计划”的意识,就会增强对于时间的感知,就能在战胜拖延的路上前进一大步。拖延是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只有当我们了解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知道这几个事情,助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希望上面几个观点能帮到您,愿你早日战胜拖延症~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