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为什么被抛弃的恐惧感总是与你如影随形?
几天前,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年轻的来访者,21岁的女大学生琳。
琳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齐刘海的学生头梳的整整齐齐,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看起来很斯文,很知性。
咨询过程中,琳讲述了他和男朋友浩的故事。
琳和浩是大学同班同学,两人从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始恋爱,至今已有两年多。虽然浩一直对琳很好,可是琳心里总是没有安全感,只要浩不接电话,或者信息晚回了几分钟,琳就会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但凡浩做了让琳不高兴的事情,总会被扣上一个“你根本不爱我,不在乎我”的大帽子。
终于两人的矛盾在一次争吵中爆发,只因浩跟朋友一起吃饭晚回来了一会,就引发了琳排山倒海的指责,她歇斯底里的哭喊着,说浩不在乎她,根本就不爱她。
这一次大吵后,浩说他太累了,对琳提出了分手。
琳说:“冷静的时候,我也知道他是爱我的,可是每次生气的时候我都控制不住自己,我越害怕失去他,就越会不断指责他不在乎我。我每天都在担心他不要我了,现在他真的不要我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我问琳:“你小时候是和谁一起生活呢?”她说:“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我是在农村的外婆家长大的。”通过琳的描述,我大概了解琳她的童年经历。
琳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很久才能见一次父母。由于外公外婆以务农为生,经常琳在睡梦中醒来,外婆外婆已经下地干活了。有一次琳醒来家里空无一人,房门又被外公外婆锁住,琳害怕极了,大声的哭喊,却久久得不到任何回应,直到有邻居听到琳的哭声,才把外婆找了回来。这一次的经历至今让琳记忆犹新,孤身一人从昏暗的房间中醒来,不管怎么叫都没人回应的感觉让她永生难忘。
上小学后,琳回到琳父母的家中,每天放学回家,家里都是空空荡荡的,妈妈工作忙,回到家还要加班,爸爸应酬多,经常带着一身酒气回家,稍不顺心就冲妈妈发脾气。“小时候我没有过过一天安心的日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琳回忆说。
听到这里,我已然明白,潜意识里,琳在通过和浩的恋爱关系,修复自己不安的童年。
幼时与父母分离的孤单,睡夢中醒来被遗忘被抛弃的恐惧感,始终萦绕在她的身边。对幼时养育者的不满,让琳为自己创建了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试图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来弥补童年缺失的安全感。遗憾的是,她对自己的疗愈没有获得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疤痕。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离。我们一生中会和许多人建立许多不同的关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和不同的人相逢、告别,周而复始。
降生的那一天,我们离开了妈妈温暖的子宫;
学会走路的那一天,我们放开父母的手独自行走;
做好准备的分离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让下一次的相逢充满期待。但对孩子来说,突然的,不情愿的,被强迫的分离,会给孩子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们终其一生都将与被抛弃的恐惧感相伴,在不断寻找安全感的求索中度过一生。
读懂每一个“不合理行为”背后的意义。如果你也像琳一下如此害怕失去害怕分离,试着去探索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
恋爱到深处,缺乏安全感的你会退行的像个孩子,把身边的人想成你的理想父母,用各种小伎俩去博取另一半的关注。
但你要明白,现在陪在你身边的,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亲人,而是一个全新的恋人。
他恐怕无法完成你来自童年的期待。
关系是不可预测的,爱和分离都是我们的生命体验。爱让我们成长,分离也是。
你已经不是那个从睡梦中醒来找不到大人的小孩,你已经有更强大更勇敢的力量能去面对黑暗面对孤单。
分离是痛苦的,你期待恋人时刻守在自己身边,但他不应该成为你理想父母的替代者,成为你弥补童年缺失的工具,他是和你一样重要的,独立的个体,理应被理解、被尊重、被爱。
愿分离,能让你更清醒,也让你更强大。
【本文由作者原创,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