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有些人高血压是因为应激反应,不是生理疾病
——胡宪章/文
今天写与高血压有关的文章,不是因为我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而是从精神科医师的角度来谈高血压的一个风险因素——应激。
所谓应激,就是一种情绪的或躯体的紧张感,而造成这种紧张感的环境或心理因素被称为应激源。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应激源,并让一个人处于应激状态。应激是一个人对环境变化与需要的反应。它有好的一面,比如它利于人逃避危险、利于按时完成某种任务、利于发挥一个人的潜能。但它也有坏的一面,它可能给人带来疲惫、易怒或紧张,甚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如它是高血压的重要风险因素。
职场中相对于自身能力的高强度工作、紧张的人际关系、不幸福的婚姻等都可能让一个人处于慢性应激——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慢性应激除了将一个人置于高血压风险状态,还可能提高下列风险:心脏病、糖尿病、肥胖、抑郁症、焦虑症、皮肤问题(如痤疮或湿疹)、以及月经紊乱。也就是说,应激不是必然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但对应激不健康的反应方式(如吸烟、喝酒、暴饮暴食)也会成为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应激带来的体内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变化与血压变化、血管损伤有关,并可能引发并发症。而与应激有关的情绪问题(如抑郁症)可能会导致个体忘记或懒得服用降压药等。
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当代医学更应该注重治病于未病。从个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就是重在降低或消除患病的风险因素,达到降低疾病发生概率之目的。
因此,管控应激对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介绍一些降低应激水平的方法,一般来说,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建议尝试,选择适合你的方法。
1.保证足够的、有质量的睡眠。睡醒后没有昏沉还想睡的感觉,头脑清醒。体力也得到恢复。
2.学会放松。可采用冥想、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深呼吸训练、瑜伽等技术。
3。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社团等,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
4.提高时间管理技能。调整工作、学习、交友、家庭的时间分配。
5.如有可能,消除应激源。这是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6.参加一定的锻炼。包括有氧锻炼和抗阻力锻炼。
7.改变自己。包括改变一下饮食习惯、放慢吃饭速度、细品食物味道、散步或改变一下散步时间或路线、听音乐等。
8.改变对应激源的态度。这是以认知评价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9.求助。寻求家人、朋友、邻居的帮助,如有必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现为旅美学者)
本号值班微信:zyystuandui,欢迎添加好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