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学:父母们,请允许孩子,活成你不想要的样子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顺丰如意。但我们却很少考虑孩子自身希望活成什么样子。
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十分沉重,过去我们总是讨论要不要让孩子上补习班、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今天要讨论的,是父母有没有权利决定孩子的生死。
如果单单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么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否定:父母不能决定孩子的生死。但在接下来的案例里面,这将成为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01 八旬老太,剥夺了儿子的生命在广州越秀区,曾发生一起惨剧:八旬的老太太,把自己的儿子捂死了。最终法院判决老太太缓刑4年,3年监禁。对于一起故意杀人案来说,这是非常轻的判决。
黄老太育有两个儿子,事发当天,黄老太找了个借口支开了大儿子一家,然后把一瓶安眠药放入水中,喂小儿子喝下,趁着儿子昏睡之际,黄老太用枕头结束了小儿子的生命。
确认孩子没有生命体征后,黄婆婆自己拨打了110电话,自首。
对自己犯下的罪行,黄老太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只是觉得自己一生对不起这个儿子,为什么把他生的那么差。
黄婆婆的小儿子,今年46岁,出生时因为早产,被确诊为小脑发育不良,并患有软骨症,近年的状况每况愈下。黄婆婆并没有放弃这个儿子,更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儿子,从小就对儿子照顾有加,一直求医问药但是却没有什么进展。
年轻时,黄婆婆外出工作,请了保姆照料儿子,然而因为儿子排泄也不能自理,很快保姆也不愿意照顾他。
而近年来,黄婆婆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她很担心自己不在了,儿子要怎么办?最终,黄婆婆选择了用犯罪的方式提前结束儿子的生命。
黄婆婆说,在孩子去世的那一刻,有一刹那她感到释怀,但很快就被痛苦和悲伤掩盖。
或许大家认为,黄婆婆这样做情有可原,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其实黄婆婆是可以选择的,这并不是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去评判。
为了排除黄婆婆的烦恼,社区工作人员曾上门帮忙,提议把儿子接到福利院进行照料。
而黄婆婆在考察了福利院的环境后,认为福利院并不能照顾好儿子,断然拒绝了。从此以后,黄婆婆变得更加悲观,也拒绝了一切外来力量的帮助。
被问及是否考虑过让其他亲人照顾儿子,黄婆婆说:“不可能”
黄婆婆深知小儿子是一个负担,是一个很重的责任,她不可能把这个责任抛给大儿子,她始终认为儿子今日的状况是她自己的罪孽,想自己背负。
事情发生后,社会舆论不断,有人认为黄婆婆太自私,也有人认为黄婆婆是因爱杀子,情有可原。
我们不能单纯的用法律或者是道德去衡量黄婆婆的惨剧,法律不外乎人情,最终,法院认为即便黄婆婆犯了罪,但不同于其他犯罪的因狠而杀,46年来也尽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判决黄婆婆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黄婆婆的悲剧,暂告一段落,如果说黄婆婆是因爱杀子,担心责任和负担转移,让人难以抉择。但接下来这起实例,则让人恼怒不已。
02 检查过后,她捂死了自己的儿子李备思是一位新晋二胎妈妈,大女儿一直由婆婆带着,丈夫认为,李备思则一直很喜欢儿子(重男轻女),所以女儿她一直疏于照料。
即便家庭拮据,但在检查后发现是儿子,盼子心切的她还是生下了儿子。
一开始李备思是对儿子疼爱有加的,与女儿不同,连给儿子打疫苗都是打进口的。然而在一次检查后,儿子被确诊是唐氏综合征。
自此之后,李备思就开始冷落小宝,甚至希望把儿子送出去,抛给家婆照料后不管不顾,交代连预防针都不用打了。
按正常的思维,不是应该带孩子寻医问药么?
但李备思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一了百了”的把孩子捂死了。
在被问及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李备思的说法是
“因为去检测医生就说”
“他有可能就是痴呆”
“各方面生活自理可能都是问题”
李备思,完全是因为孩子不能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如其他孩子般精灵可爱,而担心自己承担不了孩子以后的生活,自私的对亲生儿子下手。
我们,真的不能允许孩子,活成非我们理想的样子么?
03 惨剧背后,存在着怎么样的心理失衡?- 失衡一:对自己的过度自信,对社会的过度不信任
黄婆婆的顾虑是一个母亲应有的,但实际上,黄婆婆的言行透露着对他人的不信任。
在事发之前,社工不止一次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而且也给予提供了社会福利院。但黄婆婆认为环境差,而且3小时巡查一遍,儿子也只能24小时穿着成人尿片,与自己给予儿子的照料简直天差地别。
她觉得她百年之后,整个社会就没有人替她照顾儿子,觉得给社会增加了负担,另外她也觉得没有人代替她的爱给孩子,所以她不想让孩子遭罪。
- 失衡二:现实孩子和理想孩子的差异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机智过人,但那是一种期望,而不是一种现实。
李备思的实例中,她在确诊儿子的病情后,李备思觉得小宝与同龄人的表现不一样,不止一次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衡量自己的儿子。
她接受不了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不是她想象中的机灵...
- 失衡三:过度弥补,责任转嫁
在这类家庭中,还有一种处理方式:责任专嫁,过度弥补。
与黄婆婆的尽职尽责不同,更与李备思的残酷不同,这类家庭,把照料孩子的责任转嫁到了其他人的身上,尤其是孩子的兄弟姐妹。
4岁的橙橙和蓝蓝是一对双胞胎,由于出生的时候的一些状况,导致哥哥蓝蓝发育迟缓,语言有障碍,而且一直流口水。
在这个家庭里面,弟弟蓝蓝完全是一个附属品,父母一切都以哥哥为重,即便是被哥哥扯住头发,蓝蓝也没有哭闹,任由哥哥抓扯,但母亲则埋怨蓝蓝没有把头发剪短。
妈妈坦言,她希望弟弟一直照顾哥哥。父母的一切重心都围绕着哥哥进行的,在外出的时候,妈妈一直抱着哥哥,蓝蓝尾随其后,但妈妈并没有等蓝蓝,即便蓝蓝已经见不到妈妈的身影。
蓝蓝也一直对自己很高要求,在去菜市场的时候,妈妈抱着哥哥走得没影了,但面前有一滩水,他在犹豫,因为鞋子是新的,他担心弄脏了,没达到爸爸妈妈的要求。育儿师鼓励他叫妈妈,但蓝蓝回了一句话,让人十分心疼:“妈妈只能抱一个。”
蓝蓝知道,妈妈不属于他。
04 如何面对这些失衡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在其著作《为何家会伤人》中,第一句写到的是:
“真相,是永远的NO.1。”
“一个社会如果习惯无视真相,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演绎一幕又一幕荒诞剧。”
“一个人如果习惯无视真相,就会生出种种心理疾病。”
- 孩子的病,并不是父母的过错
黄婆婆不愿意面对的,是社会的帮助,是别人能替代她照顾儿子,给他爱和关怀;
橙橙的父母不愿意面对的,是他们有两个孩子,他们甚至希望两个孩子合为一体;
对于黄婆婆和橙橙的父母而言,引用育儿师给橙橙妈妈的话:
“老天给了你们这样两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橙橙)是这样一个孩子,但是他遇到了像你们这样的父母(没有抛弃他的父母),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了。”
但认真来思考他们的事情,难道黄婆婆和橙橙妈妈,是故意而为之的么?
在生产的过程中,产妇和婴儿都需要面对各种危险的威胁,这并非父母的错,就如母亲难产时,也并非孩子的错一样。
不要把孩子的疾病问题,大包大揽,这除了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外毫无益处。
- 接受自己的现实孩子
李备思不愿意面对的,是孩子不如他人,不如自己的“理想孩子”;
李备思的实例是一个极端,但不愿意接受自己现实孩子的情况,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对比。
与李备思不同,李备思是剥夺了自己孩子的生命,但现实中不愿意接受自己现实孩子的父母,剥夺的是孩子的精神生命,让孩子失去自我,为父母的理想而活。
同样的,弟弟蓝蓝,就是被剥夺了精神生命的孩子,父母的理想是只要哥哥活着一天,父母就不能闭眼,就必须要照顾橙橙,而蓝蓝则被父母认为,在父母百年之后,肩负起父母的意志。
- 信任社会的相关机构,他们能照顾好孩子
黄婆婆这类型实例并非少数,大量的携子自杀案例,都是在这类型家庭中发生。
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往往认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已经融为一体,历经苦难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被父母视为自己的附属品。
家长们认为,自己有权利为了不让子女继续受苦,而选择疯狂杀害子女的想法并不少见。
当智障人士成年,甚至步入中年的时候,他们的家庭面临重压,很可能濒临崩溃。此时我们借助社会的力量,把孩子送到相应的机构,就可以很好的避免类似的悲剧。
而其中最核心的是需要这些家庭的监护人配合,允许孩子“活得差一些”,允许孩子活得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jpg淅爸育儿记: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无法去评判对错,但退一步想,如果我们凭自己的喜好来对一个孩子生命的判决,这无疑让孩子和自己都遭受更多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