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你抑郁了吗?

文 / 轶工坊
2019-07-31 03:02
"

这段时间,有很多人聊到大学生抑郁的话题。这让笔者想起去年接触的一位女大学生,当时她正处在大一下学期,由于某些原因,她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均不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疲惫失眠,成绩下降,躁狂妄想”。她很痛苦,一再质问“我这是不是抑郁了?”。

因为笔者不是专业人士,也没有这位女大学生更为详细的临床表现数据,无法给予确切的结论,所以当时建议这位女大学生到专业机构咨询,并对她进行了一些开导。但话说回来,疲惫、失眠、躁狂、妄想,确实是抑郁心境的具象表现。如果这些症状出现的同时,还有反应迟钝、闷闷不乐、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等现象存在,基本上可以认定是抑郁了。

大学生,你抑郁了吗?

有数据显示,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7%为中度抑郁,2%为重度抑郁。在前几日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上,来自台湾南华大学的游教授表示,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他还发现,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是抑郁症高发期。

游教授的发现与人们的直观感觉很接近。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在进入大一后,表现得特别焦虑,这应该跟脱离高中“依赖性生活”走上大学“独立性生活”有关。而大学不仅是生活独立,学习上也非常独立,部分同学无法在短时间里把状态调整过来,就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以及一步步滑入抑郁境地。

至于大三学生多发抑郁,则与其“准毕业生”身份有关。他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究竟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找工作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考研考哪所学校?一大堆问题困扰着他们。因为这个阶段,他们所做的每个决定都与未来息息相关,就更容易变得迷茫、困惑、悲观、焦虑和缺乏自信。有一些大三学生因此心态崩溃,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大学生,你抑郁了吗?

情感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恋爱遇挫让一些大学生感到很失落,有的还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如果不能在一段时间里走出这种心理低谷,就很可能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比如前面提到的失眠躁狂、食欲不振、幻觉妄想等。

进入大学,代表一只脚跨入社会的“大门”。大学生们正经历着角色转换,原来经济上和思想上均依附于学校、家人的青少年,逐渐转换为有独立思想和见解,掌握各种求生技能的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发展是有矛盾的,一方面有对自己“成人化”的喜悦,另一方面有对未来发展的深深焦虑。

大学生的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他们渴望摆脱别人的控制,却又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受制于人。很多问题、很多现象,他们想不明白,又得不到及时开导。他们穷思竭虑地寻找原因,最终陷入反复思虑的怪圈。

大学生,你抑郁了吗?

其实大学生群体中的抑郁、焦虑,是一个时期矛盾的“产物”,不必过分担忧。如果自己身上发生了类似症状,请在心里默念“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在闹腾而已”。然后不停地引导: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完全可以被剔除,自己只要不跟它们纠缠就好。在这种心理意识下,你会发现自己渐渐独立于这些情绪之外,此时将精力专注于当下,不抗拒事实,慢慢的,不愉快和悲伤都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和愉悦。

除此之外,不熬夜、不暴饮暴食、坚持锻炼、多参加集体性社会活动、及时整理感受、拒绝反复思虑,都是有抑郁状况的大学生必须要做的。当然,这些事并不是一下子让大学生全部做好,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做。找到感觉,并坚持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出困境。

大学生,你抑郁了吗?

有些大学生觉得抑郁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藏着掖着不去接受专业咨询,结果错过最佳调整时机,造成更严重的状况,非常可惜。所以,如果自己无法控制思绪,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做出调整,就一定尽快到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沟通,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人的一生千变万化,且无法预料,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顺风顺水。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大学只是步入成人的开始阶段,以后的路还很长,学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直接影响着以后的事业和生活质量。

或许,大学生的抑郁只是这个阶段的考验,通过了这个考验,会更容易体会到幸福和喜悦,也更懂得拒绝迷茫、焦虑和悲伤。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