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抑郁症朋友患病时与痊愈后的对比

文 / 老K说心理
2019-07-05 20:05
一个心理咨询匠眼中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一位抑郁症朋友患病时与痊愈后的对比

个人体验:完全变了一个人,更快乐更坚定,一切都变得非常好。

抑郁前:

1. 未自我意识到的讨好型人格: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人对自己维持高评价,常常委曲求全

2.低自尊:自我评价极低

3.同理心极强,不受控制地共情:常常因此陷入他人逻辑体系与情感导致无法构建自我立场,会花费较多时间尝试为他人处理负面情绪等

4.怀有自我牺牲式的拯救欲:内心有着拯救一切不幸人的梦想,自我快乐建立在给他人带来快乐。

5. 悲观主义,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对未来的设想永远是

抑郁中:混乱、无力、失去活力等等一切抑郁症患者都会有的症状。严格说来我是双相偏抑郁那一型,日常在极端的亢奋狂乱与极端的自卑压抑中波动,后期逐渐开始维持长期抑郁情绪,狂躁情绪出现得越来越少。

一位抑郁症朋友患病时与痊愈后的对比

抑郁痊愈后:

1.更以自我为中心,尊重自我需要:以交友为例,从前只要对方对我展示善意,就会恨不得掏心掏肺将一切好都给对方;现在一个人若展现善意,自己心中会判断此人可以与之交往的程度;对于不喜欢我的人以及批判言语已经毫不在意,甚至并不因此占用自己的思考时间。

2.能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眼中不再存在优缺点,而是将种种特质视为不同发展可能性。

3. 同理心与共情力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从以前的无意识第一反应共情,变成将自我体验放在第一位,能够自主决定是否使用共情力。

4.拯救欲与自我牺牲情节几乎完全消失。坚信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关注力更加集中于自身。

5. 看这世界处处皆可能,处处有希望。看待事物的角度辩证了很多。非黑即白的思维得到极大改善。

以上是对比较为强烈的性格改变。在其他较为模糊的性格层面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执行力变强很多,对生活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每天都生活在热情与活力之中。

一位抑郁症朋友患病时与痊愈后的对比

我发现,

最重要的是学会放下,学会放弃和拒绝。

当然,这和个人病因有关。

抑郁症后:很小的事情就能让我开心,不去想过去和未来,记忆力还是不好,记不起来过去发生了什么,通过零星文字窥看严重抑郁时的自己,没有以前细腻,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太能感受他人的感受,不会着急了但也没什么情绪了,维持老爱好-画画,发展新爱好-做和品尝美食,思维还是很受限,专注时间短,容易放空,责任心没以前强,没有很强的计划性,想说什么说什么不在乎结果,想做什么做什么不计较得失,敢和陌生人说话了,精力还是不足,大姨妈不太稳定......每天还是需要自己和外界断开联系的时间,用来恢复和休息精神,做做喜欢的事情或做做无用的事情、或仅仅是扫地擦桌摆放东西这样的事情。

我就先说这么多,希望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可以被善待!

⭐️如果此刻有心理困扰的你可以参考我的抑郁康复手记细节: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学习接纳抑郁,发现抑郁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何在抑郁期间应对工作高压力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指南(细节指导,建议收藏)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