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和孩子做朋友,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文 / 黑白老师一teacher
2019-07-04 21:04

“你可以做她很好的聆听者,可以赞同她,可以安抚她,但不能亲近到做朋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到社会上,她才能尊重他人。”

——蔡少芬


1

跟孩子做朋友

是最不切实际的愿望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父母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给孩子空间和权利;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和孩子做朋友。

这种说法听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反而传递着父母民主、开明的思想。

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就真的是正确的吗,父母真的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吗?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有一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都会拿着一包薯片吃。

老师觉得不能这样子吃零食,于是就跟他爸妈说了,最后的真相让老师吓了一跳,原来这不是零食,而是孩子的早餐。

原因只是孩子喜欢吃,爸妈便遵从孩子的意愿。

这还只是一件小事,有次小男孩在客人面前因为一件玩具就打妈妈。

小男孩看到邻居家的小伙伴有新玩具,他也想要,就要妈妈立马带着他去买。

妈妈表示,今天有客人在,明天再去买。

然后孩子就急了,扑到妈妈的身上就用拳头捶妈妈的胸口,还用脚踢了妈妈好几下。

孩子虽小,但力气却不小,妈妈猝不及防挨打,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后来只好妥协了。

妈妈有些尴尬,对客人说:“对不起啊,让你见笑了,这孩子被我们宠惯了,平时也是跟朋友一样随意相处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和孩子做朋友”是给予孩子良好教育的前提,更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当家长可以和孩子友好相处时,孩子就会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对父母敞开心扉,产生良好的交流。

但是殊不知,和孩子做朋友的后果,往往就是父母丢掉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甚至藐视父母。

父母子女,我们的关系从最初就已经被定型。

如果成了孩子的朋友,那么又有谁来做他们的父母呢?

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和孩子做朋友,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2

父母若是跟孩子做朋友

则容易落入“管教不得”的误区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北京卫视一档节目,叫《老师请回答》。

节目里有一期,来了四口之家。

有位7岁的小女孩悠悠,她说自己不喜欢弟弟,因为爸妈偏心,弟弟还会打自己。

听完小女孩的描述,大家都本能地觉得这是二胎家庭存在的普遍问题。

可是当爸妈带着弟弟出现后,才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家里,一直受欺负的明明是弟弟。

悠悠除了会动手打弟弟,还经常会言语上攻击弟弟:“你不是妈妈亲生的,你是捡来的。”

她还骂弟弟“臭了吧唧的”,还把弟弟骑到了身子底下。

把弟弟欺负哭后,她还会捂着脸笑嘻嘻地说:“我怎么那么想笑啊”。

甚至,跟妈妈玩的时候会动手打妈妈,跟奶奶发生冲突时也会动手打奶奶。

小女孩悠悠的行为令人惊诧,但最让人感到惊诧的,是父母对女儿行为的态度。

对于姐姐和弟弟动手这件事,父母的做法是“弱化”、“不太去管”。

小女孩的爸爸说:“如果两个孩子之间没有特别大的人身伤害,我们觉得不是问题。”

小女孩的妈妈则说:“父母爱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爱到他想怎么爱就怎么爱,我认为和睦的家庭,其实出不来坏孩子。”

这句话妈妈说得很笃定,可是结果呢?

悠悠上学后,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如果同学和老师满足不了她,她就会很生气,甚至会动手打别人。

老师说:“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

和老一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不同,现在的父母都在努力寻求育儿上的平等,也会努力跟孩子做朋友。

生怕滥用权威,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但是在执行“和孩子做朋友”时走偏了方向,就会培养出悠悠这样不懂事、不懂得社交界限感的孩子。

亲子关系变成朋友关系,父母的权威轰然倒塌,很容易让孩子“错后不知错、错后不改错”。

小时或许无大碍,可如果孩子真的犯了大错,最后不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吗?

有句话说得好:朋友没有义务指出孩子的错误,但家长有。

家长需要在孩子犯错时,给予及时的管教,才能防止孩子越跑越偏。

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和孩子做朋友,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3

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

和孩子做朋友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位年轻的妈妈带着10岁的儿子,一起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

大家都和这对母子打招呼,有些大人很喜欢孩子,都一一夸了这个孩子。

但是,那个孩子全程只顾低头玩手机,一脸的冷漠,什么话都没说。

年轻的妈妈尴尬地笑了笑,佯装训斥一句,就随孩子去了。

酒席开始了,孩子看到满桌的美味佳肴,嚷嚷着要吃肉。

妈妈尴尬地笑笑,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在座的都还没有动筷呢,不懂规矩。

同学们客气道,孩子嘛,想吃就吃,不必拘束。

谁料那孩子直接站起来,把几盘肉往自己的碗里划拉,把主菜翻腾得一片狼藉。

妈妈眼见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于是训斥了孩子几句,哪知孩子站起来指着妈妈大声怒吼:“你算什么东西?我想吃就吃,你敢管我?”

场面顿时有点尴尬,妈妈只好一边道歉,一边站起来把孩子拉到一边。

孩子各种耍赖,对妈妈拳打脚踢,大家只好装作看不见。

尴尬的妈妈只好带着孩子先离席了,并留下了一句话:“不好意思啊大家,其实吧,我们平时的相处很随意,就跟朋友一样。”

和孩子做朋友,难道就能允许孩子用如此轻慢的口气说话,用如此粗鲁的行为对待他人吗?

和孩子做朋友,把孩子和自己放到一样的位置上,父母在孩子的眼中还有威严吗?

当教育没有了界限,做朋友就会变成纵容,最终受伤害最大的也只会是孩子。

孩子学不会尊重,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没有责任心。

这样的孩子,在外面只会被说成是一个“没有规矩”、“没有教养”的熊孩子。

一个连规矩、教养都没有的人,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亲子关系再融洽,对孩子再宠爱,父母也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给孩子树立规矩。

千万不要在该立规矩的年龄上和朋友做朋友,这是严重的缺位教育!

家庭教育最大的谎言:和孩子做朋友,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4

爱与管教相伴

才是最好的教育


综艺节目《一年级》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演员佟大为和袁姗姗在节目中的身份是导师,负责教大一的新生们表演。

因为一位同学擅自离校两天,佟大为对她进行教育,却引起了另一位女生的不满。

女生站起来打断佟大为,质疑道:“老师,我们已经18岁了,我们是大学生,我觉得你可以用朋友的身份来跟我们交流。”

佟大为回答她:“你在学校就要守学校的规定,有事儿请假!”

该女生继续质疑,说佟大为和她们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朋友关系。

然而佟大为还是说:“但我知道你们最需要什么……我跟你们有我自己的相处方式。你来这里是来交朋友的还是来学东西的?”

女生生气道:“你从来没有对我们笑过,我们不是应该成为朋友的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我觉得就这一方面来说,你不配当我们的老师!”

这段对话,值得很多父母思考和警醒。

佟大为的话说得很对,老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不对等的关系。

当一个老师无限的靠近朋友的定义去和学生相处时,就真的很难再去用老师的身份要求学生。

同理,当父母无限的靠近朋友的定义去和孩子相处时,你就真的很难再去用父母的身份要求孩子。

两个人成为朋友的前提是平等的,而父母的天职中本身就包含了“教”和“养”。

父母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无法真正跟孩子成为朋友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权威。

而真正有权威的父母,应该是把管教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正如有句话所说:“爱和管教是天平的两端,必须是平衡的。”

如果只有管教没有爱,那管教就是暴力;如果只有爱,而没有管教,那爱就是溺爱和纵容。

明智的父母,并不是专制霸道地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也不是凡事顺着孩子,而是有原则地守护孩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合理利用父母的权威,才是负责的父母。

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养育成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一个愿意与之为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