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文 / 有梦想的唐糖
2019-07-01 10:07
两性关系是互有输赢的动态平衡吗?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这两天宋慧乔和宋钟基的离婚消息迅速点燃了吃瓜群众的热情。我和小伙伴们也开始了关于婚姻话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我的朋友A发表了她认为的关于两性关系的"定律",她认为两性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都无法实行"单边主义",分出绝对的胜负——两个人因为性格和生活习惯等各种差异,所以会免不了有争执、较量,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有输赢,不可能其中一方一直处于上风。

她说的这番话让我有说不出的别扭,但是一时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我仔细体察了她这句话,发现几个问题。就着这个话题,我也来谈谈我眼中的两性关系。

1.亲密关系中只有一种"赢":双赢

在A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最敏感的就是"输赢"这两个字。把两个人的关系定义为一场又一场的输赢,平添了很多竞争的味道。当我拿出这个观点和A讨论的时候,她说:本来一场场争执就可以当作一场场小的战争啊,虽然大家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但是这种意义上的"战争"确实无法避免。

这个说法,乍一听上去很有道理,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怎么看待亲密关系中的输赢。

A认为,任何关系中都蕴含着竞争,包括亲子关系,也一样存在竞争。就像妈妈为了照顾孩子,可能也需要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既然有竞争,就一定有输赢。

我承认她说的有道理,就像我从不认为父母对孩子只有爱一样——事实上,父母对孩子也有"恨",孩子的出现,剥夺了母亲原本生活的自由、睡眠、娱乐等,而道德和文化上,又对"伟大的妈妈"极尽歌颂,所以,妈妈对孩子虽然也有深层的、难以觉察的"恨",但是却无法意识和承认。结果,用过度的"爱"来掩饰"恨",反而会使真相和本质隐藏的更深,让很多人格不够健全的妈妈以爱为名,实施着对孩子的"迫害"

但是有不同就一定会有竞争吗?如果是,那竞争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A嘴里所说的"输赢"吗?

A说的输赢,通俗的说,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妥协,这种妥协背后,是无奈和压抑。而"赢"的一方,似乎站在了胜利的高地,有些得意洋洋的味道。

但是还是要回到"关系"当中亲密关系的两个人,如果将其设置在"关系"的框架内,就会发现,对待一段关系而言,真正的"赢"只有一种,就是"双赢"——即使有不同意见,两个人经过协商,最终能够达成一致意见。这种赢,的确不是某一方的输赢。

一方"赢"得了"战争",在吵架中"胜出",这种"赢"也是毫无意义的,一方的"赢",对另一方而言,却是一种挫折体验,赢了战争,却凉了人心。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2.沟通、协商、包容、妥协

这四个词是我的老师李少成在某一次上课时因同学间争抢座位提出的。他说,人际关系中遇到分歧,永远需要依靠这四个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个原则,在亲密关系中当然也同样适用。A说的有一部分没错,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确是一种动态平衡,只不过这种动态平衡来自于双方的共赢。当双方发生矛盾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沟通和协商,如果某一方"赢"了,应该明白是对方采用了包容、妥协的方式对待分歧,而并非真正的因怕而"输"。

所以,永远不要把对方的顺从当做是自己的胜利

① 沟通

关于沟通,我写过很多篇文章。一次良好的沟通,最先处理的是情绪问题。尤其在双方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更是如此。沟通结果,70%取决于情绪,只有30%取决于沟通的内容。所以,情绪问题是必须被看到和重视的。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自己难以从情绪中走出来,自然更无暇顾及别人的情绪。这个时候,按"暂停键"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清楚,在沟通中,我们要的,到底是结果还是宣泄?如果是前者,那就等双方情绪稍微冷静的时候再进行交流才会有比较好的结果,如果是后者——当然,适当的宣泄情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分沉浸于情绪的宣泄而错失"目标",那实际上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危害。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攻击性的表达会上瘾当一个人习惯使用攻击的模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愿意做出调整,基本上就意味着ta本身放弃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耐心的倾听",既是表达态度的方式,同时也是能够有效改善沟通气氛的工具。当一个人做出"耐心倾听"的姿态时,就意味着ta的沟通态度是指向沟通结果的,换言之,这个姿态,表现出了ta试图将情绪放下,而更着眼于有建设性的沟通结果之上。这对于改善沟通时剑拔弩张的气氛意义非凡。

但可惜,很多人在争执中特别执着于自己的观点,根本听不见(潜意识里是不愿意听)对方的表达,于是所谓的沟通就变成了争论甚至争吵。这当然还是和人格的缺失不无关系:一个人越执着于自己的某些东西,越固执,保护自己的观点时呈现出来的面目越狰狞,ta的人格越不完善,其内核是自我价值感低下带来的自卑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② 协商

沟通是一项双向的交流,是"关系"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高质量的沟通,就一定不会有高质量的关系。当耐心倾听,听懂对方语言背后的心理诉求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商。

"协商"这个词,包含了协同和商量的双重意思。它的定义是"共同商量以取得一致意见"——这个词的定义,很清楚的诠释了协商的目标:是取得一致意见

我们都知道做事情要有目标和方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错失目标。一个人内心强大的重要表现就是排除干扰达成目标的能力很强。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发生争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双方有争议之后,是陷在情绪中错失目标还是放下情绪求同存异,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完善程度的区别了。

一个人的心智成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较真"的能力,越是成熟的人,越会知道"不同"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事,而"协同"是比争论谁对谁错难度大的多的事。学会“以结果为导向”,协商解决双方的分歧,是建立高质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

③ 包容和妥协

包容和妥协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它属于心理品质的范畴。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包容和妥协,就不会有顺畅的交往。

协商,求同存异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亲密关系当中的"双赢",但是如果一方执拗于自己的观点,另一方应该怎么办?

亲密关系建立的不好的人,多数会采用攻击、冷漠或者断裂等方式处理此类冲突。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方式都不是具有建设性的方式,而是对关系有破坏性的。重新回到"目标"来说,这些方式都不利于达成目标。

任何人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初,都不是为了矛盾和冲突,而是为了携手前行,但是走着走着就变了味道,其重要原因在于,在冲突中采用了不够成熟的应对模式。这些应对模式,都和早年形成的核心人格有关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原则相处,即"谁有诉求谁担责,谁有能力谁担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谁对于因争论而产生不良后果更加"不耐受",谁就需要多付出一些。在两个人当中,谁的人格相对更完善成熟,谁的"责任"也就更大一些,心理力量更强的人,需要有更多的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协,来"帮助"另一个人格不够完善的人在"关系"中疗愈和成长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待争执和不同,那么也许就不会过分执着,对"谁对谁错"那么看重了。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相:那些执拗于自己必须要"赢"的人,其实是内心的"创伤"更深的人,他们坚硬的外壳,只是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已经破烂的心。如果我们能看懂这一层,内心的悲悯和理解也就油然而生,包容和妥协,也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3.“敌对因子”

事实上,A最大的问题在于她在潜意识里,将任何关系都当成一种竞争关系,这和她认为的"任何人都只能靠自己,人际关系的最实质的内容是价值交换"同出一辙。

如果没有学心理学,我可能会对这种观点大肆批判,但是有了心理学做基础,再看同一个人和同一个观点,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没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悲悯"。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爱中和生活在深层的恐惧中,其表现是截然不同的。活在爱中的人,拥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人格更为独立,更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意愿、遵循内在的评价系统,需要自我内资的认同和确认,更懂得取悦自己,以脆弱为"必要",真诚坦诚、深入交流,乐观积极、敢于冒险,他们习惯向内探索,以自己为荣,迎向世界,自由绽放,他们爱自己,也爱他人。而活在恐惧中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既自卑又自大,既强硬又脆弱,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难以名状的羞耻感,人生的底色也是黯淡无光的。

我很遗憾的在A身上看到了她的恐惧,她貌似理智之下的脆弱。一个内心深处充满恐惧的人,ta会保有潜意识里的对立态度面对外界,这样的人,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立的想法,如果使用SCL-90的心理状况测试量表进行测试,这类人的敌对因子分数一般都会比较高,多数会有受害者思维

"受害者思维"我曾多次提到,事实上,这个深藏于潜意识的情感反应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它和情绪反应当中的"羞耻感"紧密相连

事实上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人对否定、批评不耐受,都是因为在遭受否定和批评的时候,感受到了极为强烈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使用剧烈的攻击来化解自己的羞耻感,而一般来说,这背后都有一种"受害者思维"。即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视为"弱者",当被别人否定或批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被"欺辱"的感受

A认为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实质是利益的交换,感情不是没有,只是被放在利益后面,是"锦上添花",而非"必需品",所以她对待亲密关系,也会无意识的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竞争关系的,是需要论输赢的。

这和A的原生家庭不无关系,A是一个生活在典型的"暴君爸爸+懦弱妈妈"的家庭组合中的孩子,她在很小的时候,就遭受到了来自父母深切的情感上的创伤,这使得她虽然外表上和正常人无异,但心理上却比较冷漠——冷漠,也是一种典型的由心理防御机制引发的退行性的行为反应

虽然我能看到她这些问题,也经常帮她指出来,但是不得不说,根深蒂固的恐惧实在是太深了。这就是曾经我的老师李少成说过:人格形成有窗口期,一旦错过,再想修复是不可能的,只能部分修复,不影响正常功能,但是若想完全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A的这种特质,也决定了她无法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于任何关系,她都是浅尝辄止,她以前一直是认为自己的理智,后来我告诉她其实她是恐惧,她才有些怅然若失。

一个没被爱过的人,肯定也学不会如何爱人。从某个角度来说,人与人并不平等,因为有的人幸运,生活在父母人格健全的家庭里,获得较多的爱,而有的人则比较不幸运,被太多的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对待。

但是我们没办法决定父母,决定原生家庭,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正确的方式滋养自己,让自己重新活一遍。当然,如果足够幸运,遇到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很多包容和接纳的伴侣,也能在"关系"里极大的治愈我们的创伤,让我们心中干涸的爱,重新流动起来。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4.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必然建立在高质量的自我修炼之上

我们都希望得到高质量的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高质量的爱是自己能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

很多人在后台问我,知道自己有问题,但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变。我的答案是,先从接纳开始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仅这一点,已经让很多人卡在了自我成长的大门之外。很多人貌似谦虚,其实心理的深层,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幻象当中:不断的期待自己能变得更完美,甚至像安上了永动机,一刻不停的"修炼"自己,去追逐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人使用"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用自大来掩饰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能接纳,又怎么可能接纳和自己有诸多不同的"另一半"呢?很多人的接纳都是无奈的妥协,而并非真正的接纳。真正的接纳,一定是坦然的,我对自己的不完美非常坦荡,不是故作镇定,而是真诚的接受。真正的接纳一定是客观的,一个人越能客观的认识自己,就越能真实的面对自己和接纳自己。同时,真正的接纳也一定是平和的,既不是强忍着的"不得不",也不是无所谓的"就这样",当一个人细细体察,越来越真正的接纳自己的一切:令自己骄傲的,和令自己羞耻的....都能真正的接纳,那么ta就离人格的完善不远了。

一个拥有完善人格的人,置身于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当中时,一定是游刃有余的,ta看得见自己的需求,也读得懂别人的渴望,ta看的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理解别人的任性一个人的圆融和通透,一定会在一段关系中表现出来,可以说,人格的日臻完善,是高质量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要务。

我们总是说,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这句话不是无奈的向现实妥协,而是切实的知道一个真理:当自己变了,自己周围的世界,也就跟着改变了

心理学:你永远等不来Mr .right,除非完成自我成长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各种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

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