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名绝非偶然,从苏轼的少年成名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苏轼相信很多人早已都耳熟能详了,涉猎众多文化领域,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的最高分,步入官场后,数次被贬,一生经历诸多坎坷与磨难,但正因为如此,练就了淡泊的处事心态,造就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但你知道吗?其实苏轼的成名,绝非偶然,这和他从小所受良好而严格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苏轼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观史见今,对今天我们的教育观也很有借鉴意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式家庭,其父亲苏洵。苏洵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和弟弟苏辙排行老五和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和姐姐均很早就不幸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两个人,却在日后中国的文坛上大放异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了怎么的家庭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怎样的影响?
一、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关键
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像样的官,但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不但自学成才,而且对自己的子女的文化教育要求极为严格。
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被贬遥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岛环境极其恶劣,有一天晚上,苏轼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监督自己在读书,醒来之后老苏写了一首诗来记录他的梦境。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夜梦》)。
什么意思呢?这诗是在说他小的时候太贪玩了,不怎么刻苦用功的读书!父亲苏洵监督自己读书,有一天父亲要出去办事,临走前给他布置了一家庭作业,苏洵说呢:“今天,你必须把《春秋》这部史书给我读完了,回来我的检查!”,说完就走了。这苏轼呢,也就没当回事,等他估摸时间,想起老爸快回来了,《春秋》他还没读上三分之一啊,肯定要死翘翘了!此时的苏轼心里七上八下,就像鱼咬了鱼钩一样难受。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还能梦到儿时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这种严厉不是表面的严厉,那是严厉到骨子里的严厉。在想想我们今天对子女的教育,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严厉?
二、最好的家庭教育不但重视文化教育,也重视品德的教育
苏洵不但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也教给他们如何做人。苏洵写过一篇散文《名二子说》,是写两个儿子名字的由来,表达了对二子的期望和做人的告诫。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这什么意思呢?说一辆车子,车轮有用!轮上有车辐,有用!轮上有车盖,有用!这都是车上最有用的几个部件。有个小部件,用处不大,叫什么呢?叫轼,轼是什么?就是古代车子前方的一块横木,它的作用就是当车子颠簸的比较厉害的时候,可以抓一把横木来稳定身体,但大多数情况下横木没什么用处,但是少了这个横木,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
这是告诫苏轼什么呢?告诫苏轼就像这车子的横木一样,不要显山露水,锋芒毕露,为人应该老老实实,安守本分,满腹才华一点一点的渗透出来。
那辙字呢?如果说轼还有点用,那这辙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所谓辙,就是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苏洵希望苏辙像车印一样,能够妥善处理祸与福的关系,他了解自己的小儿子性格沉稳,不像苏轼,太过于顽劣。
知子莫如父,苏洵善于从细微的地方发现孩子的品德,并及时给予指导。从苏轼和苏辙的名字入手,来告诫他们应该怎么做人。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来自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苏轼母亲对苏轼的成长教育也至关重要。苏轼母亲程氏,出生官宦人家,性格中既有果敢也有仁慈,程夫人对苏轼人格的教育,同样值得今天我们身为父母来学习。
有一天,程夫人陪儿子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在读到下面这段时候:
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摘自《后汉书》)
范滂是汉代的一个官员,铁面无私,由于办案不讲人情,得罪了很多权贵,被诬告判了死刑,将要走上刑场,临刑前与母亲告别,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尽孝,今天就要去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去了,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是怎么回答的呢?“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自己的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当妈的支持你!”。
十多岁的苏轼,读到这里就对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这是一个让为人父母者左右为难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或许更多的父母在内心深处,都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像范滂一样走向断头台。可程夫人却很平静的说:“如果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什么是人格教育?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潜移默化?什么是以身作则?这就是。
纵观苏轼的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为什么?就是因为小时候有这样的好家长,这样高质量的的家长,给他良好的教育,这实在太重要了。父母亲对孩子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