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健康
现象思考
某日下午跟孩子外出时,在某商场的玩具店内,孩子争吵着说很喜欢某个玩具,听到一对母子沟通对话如下:
儿子:“妈妈,我很喜欢这个玩具,快点给我买。”
妈妈:“孩子,你家已经有很多这种玩具了,不能再买了,听话别闹!”
儿子:“不行,我就要买这个,你不给我买我就赖着不走了。”
随着母亲拉扯着孩子走的过程中还听到:“你个顽皮的孩子,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在生活中孩子难免会有任性、不听话等现象。例如孩子要求父母买各种零食、玩具,一旦不满足就各种耍赖蛮横、不听话。
情况分析
孩子的任性、不听话是天生的吗?肯定不是。因为孩子的任性妄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教育方式来造成的。所以,概括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溺爱;二是补偿心理作怪;三是把孩子视为弱者;四是隔代抚养。那该如何改进孩子对任性心理的认知呢?
专家支招
1教育观念要转变。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给孩子适当的物质条件,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快乐的生活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2要抓住任性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任何行为的产生背后都有一个心理根源,想要改变孩子任性行为,就要抓住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对症下药。
3要狠下心来制止任性。孩子任性行为的得逞,往往是因为我们过度的宠爱、谦让的结果,这更加会促使孩子任性妄为。要适当让孩子知道这方法不可行,孩子才能改变。
4正确引导。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正确的,什么是无理要求不可行的行为。
5教育方式要统一协调。现在家庭模式普遍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母等都同时关注着孩子。普遍老辈都是过分宠爱孩子的,每当家长想要进行些严厉教育时,孩子便学会“钻空子”找爷爷奶奶他们庇佑。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象思考
某日晚上在家,我在厨房做菜时,突然听到外面啪的一个响声,出去一看儿子竟然又把家里的某个花瓶打碎了。
妈妈:你怎么又在客厅玩把花瓶打碎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在客厅内玩玩具,怎么不听教呢?
儿子哭着回答: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是不小心才弄坏的,下次不会了。
妈妈:你每次都说下一次,结果呢?看爸爸回来怎么说你!
当孩子做错事、闯祸、有挫折时,孩子会非常沮丧和害怕,内心也会充满矛盾的。
情况分析
这时候,如果我们不仅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反而还表现出着急、紧张,甚至责骂孩子,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成天想,“我又失败了怎么办?”“我对这件事没有把握!”“我不是这块料。”甚至会走上自我封闭,走上邪路。自卑是一种很可怕的不良心理状态。那该如何避免自卑情绪的发生呢?
专家支招
1允许和接纳孩子的失败和挫折。孩子失败和受到挫折后,情绪是非常低落的,而且很伤心,这时候需要来自于我们的情感支持。一个拥抱,一句宽慰的话语是抚慰孩子失败挫折时很重要的良药。
2理解孩子因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沮丧心情与内心矛盾。理解孩子内心的矛盾,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分析失败原因,读懂孩子的心理历程,“理解万岁”。
3给孩子改正错误、克服困难的机会,帮助孩子恢复勇气和信心。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与挫折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必然经历的,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不敢面对失败和挫折,或者是无动于衷,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失败。
事实上,谈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它可以达到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在谈心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走进孩子内心,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