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功高,但孙权并没有打击折磨他,为何他却抑郁而终

文 /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6-03 09:07

孙权和陆逊良好的君臣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少有的。这一点,首先得益于孙权这个人性格上非常宽厚。也因为这样,孙策在去世前,才会传位给他。而他也因此能够把江东士族团结起来,独霸一方,三分天下。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孙权,作过很多奇怪的猜测,比如怀疑孙策的死,是不是与孙权有关?比如,吕蒙攻下荆州,杀死关羽后不久就去世了,很多人也怀疑吕蒙是不是被孙权给谋害的?再比如,陆逊在夷陵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又在石亭大战中大败曹魏。而陆逊最后忧愤而死,也有很多人怀疑,是不是因为孙权忌惮陆逊功高,打击陆逊,陆逊才死得这么惨?

陆逊功高,但孙权并没有打击折磨他,为何他却抑郁而终

(孙权剧照)

那么,孙权并没有打击陆逊,陆逊为什么却抑郁而终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陆逊和孙权早年相知相惜的情况。

陆逊本身是孙权的幕僚。但是孙权重用陆逊,还得益于吕蒙的推荐。

当时,陆逊曾给吕蒙说,关羽骄傲自大,建议吴军偷袭荆州。吕蒙并没有明确回答陆逊,但是回去以后,他就向孙权提了这个建议。并且说,为了实施这个计谋,麻痹关羽,可以把他先调回来了。孙权问,把你调回来了,谁在那里守候呢?吕蒙说,让陆逊在那里守候。由此,吕蒙对陆逊大加夸赞。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在吴国建国初期。孙权君臣们的关系、大臣们的关系,都是非常和谐的。

荆州之战不久,吕蒙就去世了。刘备率军反打过来,由于陆逊在荆州之战中表现优异,被孙权委以重任,指挥这场世纪大决战。

在战场上。因为陆逊的资历很浅,很多人都不听陆逊的话。不过,陆逊很好地处理了和这些人的关系,根本就没有把他们上报给孙权。陆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让孙权大加赞赏。

此后陆续又指挥了石亭之战,陆逊成为了吴国继周瑜、鲁肃、吕蒙后,又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

陆逊功高,但孙权并没有打击折磨他,为何他却抑郁而终

(吕蒙剧照)

孙权对陆逊非常器重,给予了他极高的待遇。在大将军的上面,又安排了一个“上大将军”的职位,让陆逊来担任。后来又让他担任大都督兼丞相。

孙权和陆逊君臣之间产生心理隔阂,是在孙权当了皇帝以后。是因为孙权的儿子们争夺储位造成的。

本来,孙权立的太子是孙登,但是孙登不行去世了。因此,孙权的另外两个儿子孙和与孙霸,就因为储位的问题争斗起来。朝中大臣也有的依附孙和,有的依附孙霸,互相之间明争暗斗。

孙权由于年纪大了,头脑也不是特别清晰,失去了早年的那种判断力。他先立了孙和,但是孙霸不服,一定要和孙和斗。后来,孙权又不喜欢孙和,而要改立孙霸。

这样一种情况,让陆逊非常忧虑。他当然不愿意吴国的君臣之间产生这样的权力争斗。要知道,吴国当时在各国之中,势力显然是最弱的,是争斗不起的。如果因为权力争斗产生内耗,还有什么力量去和蜀国、魏国争霸呢?

所以,陆逊的做法是,谁也不依附,保持中立。同时劝谏那些依附两王子的大臣们,希望他们能够停止争斗。

陆逊功高,但孙权并没有打击折磨他,为何他却抑郁而终

(陆逊剧照)

陆逊因为在朝中地位很高,人又比较直率。因此对大臣们说话比较直接,这也让他得罪了不少大臣。当然了,虽然得罪了不少大臣,但是这些大臣们其实还对他的地位产生不了动摇,孙权还一直比较信任他。

孙权怀疑他,是另外一件事。当孙权与儿子孙和的关系恶化以后,孙和就派侍卫潜入宫中,躲在孙权的床下,偷听孙权的话。结果就听到孙权和杨竺准备废了孙和,改孙霸为储的对话。于是,孙和就请人托陆逊帮自己的忙。

陆逊其实也没想过要帮孙和的忙,但是他觉得要尽快结束孙权儿子们的这种争斗内耗,于是,就去给孙权讲废嫡立庶不好的道理,希望孙权不要随便改变储位。

而当陆逊和孙权这么一说的时候,孙权发现,他在宫中谈话的内容,居然传了出去,传到陆逊的耳朵里。于是便对陆逊产生了很深的怀疑。他把参与这事的相关人员抓起来,关进狱中。不过,他并没有抓陆逊,只是给陆逊写信,责备他。

孙权的责备,让陆逊非常羞愧,他觉得他本来是不想参与孙权儿子们的储位争夺的,他是要努力保持一种良好的政治局面,就像吴国初创时期那样的。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他竟然也参与了进去。

这种羞愧也要了陆逊的老命,最终抑郁而死。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