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李子勋谈家庭教育,让孩子远离性格偏执,快乐成长!
你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妈妈,而是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
哭与笑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情绪的流动,爱哭的孩子和爱笑的孩子都是情绪饱满的,不哭不笑的孩子反倒令人担心。用抚慰手段哄孩子,哄不好又凶他,让孩子处在一会被哄、一会被骂的情景里,他会无所适从。哭的时候,微笑着看他,做自己该做的事,等着他收声。不试图抚慰他,也决不批评他,而是充满爱和温暖地伴随着他,关照着他。
——李子勋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要经历很多,此过程中,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熏陶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如果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处在一个健康快乐、天性自然发展的成长环境呢?如何让孩子远离性格偏执,赢在起跑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听听教育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是怎么理解的。
1,2岁前: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妈妈生病了很难受,对谁也没说,依旧坚持着给全家人做饭。这时,却见幼小的女儿紧紧跟随着妈妈,小脸上满是担心:“妈妈,您是不是不舒服?”这时的妈妈,多么讶异和感动。是啊,我们常常说血浓于水,母女连心,但是这样的心心相通却不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在两岁以前,情绪感应非常灵敏,情绪管理也比较容易,父母和孩子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和信赖关系,比如陪伴孩子玩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晚上让孩子和自己同床等等,这对将来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维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这种亲密关系形成后,妈妈的一个眼神、爸爸的一个动作,孩子都能领会;妈妈有心事了,生病了,不用开口,孩子都能敏锐地觉察到。
现在很多父母没有办法带孩子,应该让孩子和其他亲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比如姥姥、奶奶,或者阿姨等,这对培养和管理孩子将来的情绪非常有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由其他亲人带大,比如说由姥姥带大,和姥姥建立了稳定的亲密关系,那么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父母不能攻击孩子的姥姥。因为此时孩子依附在原有的亲密关系中,父母的这种攻击会动摇亲密关系,而孩子此时又无法和父母建立新的亲密关系,那么他将处于情绪分裂状态中,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不利。
2,6岁前: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发展感知觉系统。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于是,从孩子刚会说话起,就教他识字、算术、背唐诗,当孩子能够奶声奶气地背出一首诗时,家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家长可曾想过,这样的教育反而扼杀了一个天才的成长?
天才不是死读书,而是从小就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物体的结构、色彩、形状等有敏锐的感知。
天才的这种感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在五六岁以前的感知觉系统没有遭到过多的干涉,他在6岁前用非语言系统的方式来感知世界。美国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尽量不用言语来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世界。比如对“苹果”的认识,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时,他脑海中的“苹果”是一个形象的、生动的苹果的样子,但是当“苹果”这个词汇进入到他的脑海中时,他所记忆的就是语言文字,而不是形象记忆。因为语言系统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是最简单的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学会了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时,他会很自然地发展逻辑思维的左脑,而形象思维的右脑则渐渐不再发育,孩子所有的想象力都变成了简单的语言,右脑的发展就被扼杀了。
有很多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毕加索、爱因斯坦,他们看起来都笨笨的,甚至说话都结结巴巴,但正是言语系统的滞后发展反而使他们的右脑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著名的画家、科学家。
实际上,孩子小时候的智商非常高,他们对颜色、声音的感知比成人要强得多,他们可以分辨出颜色中细微的差别,同样是黄色,孩子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黄色。但是当“黄色”这个词进入他的脑海,他开始学会分类后,对色彩的感知和分辨能力反而没有了,这就是言语系统对右脑发展的侵害。
所以,孩子在6岁前,应该重点发展右脑,让他这种敏锐的感知力一直保持到成年,而理性思维的开发应该在7岁以后。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却强行将1+1=2这样的逻辑思维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认很多字,实际上,我们用成人的思维阻碍了孩子本来的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展孩子的右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而不要过早地让他认字、读书。尽量用形体、绘画和想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不要强行让孩子过早“聪明”起来。
3,10岁前:允许他们犯错误。
毫无疑问,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真正让父母操心了。他们走向了学校,开始接触社会,他们优秀与否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学习成绩。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正是天性得到释放的时候,尤其对于小男孩来说,可能很难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听课。他们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让老师头疼不已,让家长脸上无光。
真的需要这么担心吗?
其实家长的痛苦都源于他在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想想自己小时候,是否也曾这样调皮过?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只不过是他成长的一种状态而已,根本不是个问题。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说调皮捣蛋,他们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批评。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假定这些孩子是有问题的,是需要帮助的,但是从长远来看,真的有人格完整的人吗?没有。而且相反,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偏执狂、脾气暴躁,这是因为,能量的创造需要情绪。
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在这个阶段可以犯的错误,而不是用成人的观念和思维系统去分析他。一旦分析,我们就会看到问题,当我们觉得这是个问题后,就会形成一种内在关注,越来越觉得这是个问题,而孩子也越发释放出这个问题。
如果家长整天说:“宝贝,你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可以像老虎一样凶。”那么孩子就会整天想着老虎,因为你天天都在提醒他。所以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天天提醒他的毛病,反而可以不去关注这个毛病,而是关注他相反的品质。比如说,孩子很浪费,家长可以绕开这点,说:“宝贝,我发现你经常都很节约呢!”当你说他不浪费的时候,反而是在提醒他,使他内心认同了这个观点,他的行为就随之改变了。
家长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总说孩子有缺点,却很少说孩子的优点,这样造成孩子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而缺点却在时时被提醒,缺点也就越来越多。
至于这个阶段的学习,家长不用过分关注。整整6年学习到的知识加起来不到一个指甲盖那么多,这点知识对成人来说,半天都不用。真的是孩子笨吗?不是,实际上孩子的智力要远远高于成人,如果你从小教他微积分他都很容易学会,这跟教他1+1=2没什么区别。我们总是认为孩子是幼稚的,是难以学习的,所以总是强迫他学习最简单的东西,而且越简单的东西越反复堆积。孩子每天要背几十斤重的书包,放弃其他的社会发展和兴趣,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他的智商开发被生生搁浅了。
4,10岁到14岁:用“无知”的态度面对孩子。
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似乎让中国的家长们找到了孩子成才的宝典。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只有一个刘亦婷。考上名牌大学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然而,更多的孩子却成绩平平,对学习厌倦。家长们焦虑,因为在我们已知的观念中,好孩子是应该好好读书,成绩优秀的,这样的孩子才能有好的前途。假设我们用这样的观点看待孩子,那么就会不断看到孩子的问题,同时构建出一个判断体系:成绩不好的孩子没有出息。
混沌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未知的,如果家长能够用“无知”的态度面对孩子,也许一切都大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因为每个成功的案例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谁能保证考上清华的孩子一定就前途无忧?谁又能说现在成绩不好的孩子以后就一定没有成就?看看盖茨,他的最高学历是高中,然而,谁能否认他是成功的?
所以家长真的没有必要老找孩子的麻烦,也许他不爱学习,但是他在专注地做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要斥责他,而应该让他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展得最好,让谁都对他刮目相看,一旦这个孩子得到了学校、同伴的认同,他去发展其他方面就很容易了。如果你强迫他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非要去学校认真学习,而他在学习上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他天才的地方就会被家长抹杀了。
因此,家长应当重新用“无知”的方式,用充满认同感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让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成长,而不是把各种主流的观点强行让孩子接受。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对你的孩子来说是种福音。
5,14岁到18岁:民主家庭的孩子没有叛逆的青春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开始背着家长打电话;开始有了小“男朋友”、“女朋友”;开始对妈妈的唠叨烦躁,对爸爸的意见嗤之以鼻。没错,孩子的青春期到了。这个时候的家长,往往如临大敌,似乎做好一切准备要和孩子好好“较量一番”。
仔细分析,青春期的较量正是孩子和家长争夺“话语权”、争夺家庭“权威”的较量,而且不难发现,小时候越乖的孩子在青春期越叛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小家长都用成人的权威对孩子说话,用成人的文化教育孩子,使孩子原本的年龄特质和他所接触的观点发生严重分裂。当他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后,他的分裂感越强,青春期也就越叛逆。
我们也看到,生活在民主家庭的孩子并不会有明显的青春期叛逆行为,因为他不需要挑战权威。父母的教育是开明的、民主的,不盲目反对孩子的观点和行为,而是以一种开放、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孩子从来就不需要和父母抗争什么,因为家里没有所谓的“权威”。实际上,家庭应该是个“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尤其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结语: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尽职尽责的父母,应当是能够陪伴孩子一起长大的父母。父母的心理“再成长”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没有完成这种自我成长,可能就永远失去了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