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文 / 尼莫妈妈育儿师
2019-05-19 09:06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有一位同事,她小时候家境不好,她有5个兄弟姐妹,由于经济压力大,身为长女的她早早就被父母要求辍学出来工作,赚钱贴补家用。心性高傲的她无法抹去童年的辍学阴影,也很难忍受自己的受教育水平低人一等,于是她把期望都放在她女儿身上。

她不顾家庭的经济负荷水平,不顾丈夫的反对,执意将女儿送进贵族学校,她的初心是希望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人上人"。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家长会后,女儿的老师将同事留下来,对她说:"我发现您的女儿有点自卑,因为每次叫到她发言时她总是不敢说话,要么就是用很小的声音;还有她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去跟别人交流;遇到人多的场景,也经常低着头……"

同事听完心情复杂,在她环顾了周边孩子的情况后,她明白了事情的原因。在那个学校中的孩子都是在家境十分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不难发现,他们的服装、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都有着昂贵的价值。心性高傲的同事不愿让孩子低人一等,于是她决定在支付昂贵的学费之余,省吃俭用为孩子添上和别人家一样的所有用品,不让孩子因为贫穷而自卑。

但是结果出乎同事的意料,她的女儿不但没有"抬起头来",反而"低下了更低的头"。

知道这件事情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自卑"真的是因为家境贫穷吗?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一、 家庭贫穷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孩子"自卑"

不可否认,孩子"自卑"与家庭贫穷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

"你会因为穷自卑吗?"我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话题,而下方的评论让我觉得心酸与难受。

"想学画画,想学舞蹈,想学音乐,却硬生生地拖到了25岁,而且依旧无法如愿,小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去学艺术的孩子。"

"碰到喜欢的东西,就算有钱也会计较好久,每一分钱都省着花。碰到喜欢的人,下意识地认为配不上,只想着逃,自卑到骨子里。"

"以前找工作的时候,只要面试问我有没有资源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没戏了。"

从以上评论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贫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直接影响的。就算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已经没有了温饱的烦恼,但是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眼界与经济水平的限制,决定了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一定存在着距离。而自卑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只要有比较,就会有落差,也就会产生自卑情绪。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二、 家庭贫穷不是孩子"自卑"的根本原因

1. 孩子"自卑"源自父母的不断暗示

家庭贫穷也许会让孩子自卑,但是家庭贫穷一定不是造成孩子"自卑"的根本原因。真正让孩子"自卑"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因为贫穷而经常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与否定。

比如,在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的时候:"咱们家穷,比不上别人,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为我们争口气。"

在孩子想要一个较为高端的学习工具的时候:"干嘛买那种东西,那是富人家孩子用的。"

在孩子在学校遭受排挤、受欺负的时候:"你忍忍吧,我们是穷人家,没权没势的,不比有钱人的家庭有惹事的资本。"

父母的不断暗示成为孩子形成难以抹去的自卑感的无形推手。孩子的自卑一开始可能不是因为穷,而是父母的行为举止让孩子觉得自己因为贫穷而不如人,因为贫穷而应该自卑。

上文我们讲到的我的同事,在她为孩子披上一层"昂贵"的外衣的时候,她的女儿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

因为同事的行为举止其实就是在无形中告诉孩子物质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能在人前抬起头来的标准,而这正好是她欠缺的,那肯定会自卑。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2. 孩子"自卑"是无法接纳自己的不足

自卑的源头是一个人无法接纳自己的不足。当孩子认定了物质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每当遇到比自己家庭更加富有的情况时,就都会感到自卑,而且他无法改变父母的经济情况,于是便会感到无力。这种无力感会孩子的自卑情绪根深蒂固,难以抹去。

三、正确引导孩子的"自卑"情绪

自卑,从实质上来说,其实就是无法接纳自己的不足。自卑的形成源自比较,无论是物质的因素,还是父母的言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比较无处不在,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孩子的自卑情绪。

1.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在这期间,父母的影响、熏陶特别重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物质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一个人拥有自信的底气也不是完全源自经济能力。

除了经济能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品行、拥有的技能等等都是评判的标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通过劳动或者学习或者技能去获得价值感,而不是为孩子穿一身名牌而去体现孩子的价值。

因为比起金钱的富有,内心的丰盈会更加重要。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2.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认识你自己"。对0—6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需要一个过程,因而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父母、身边人的评论去认识自我。

比如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较为肥胖的人,孩子们会开玩笑地为这样的人起上绰号,并带着嘲笑的语气喊着:"大胖子"。

在孩子还没形成独立的自我认知之前,他们往往会受这些言论的影响而产生自卑的情绪。这时,家长的引导就十分重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火鞋与风鞋》一书中的风鞋爸爸也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书中的主人公迪姆是个又胖又矮的小男孩,即使他生长在一个温暖而有爱的家庭里,同学们的嘲笑也会让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很丑的大胖子。甚至他向父亲倾述:"我想要当另一个人,我不想要当迪姆了。"

听到这句话的风鞋爸爸笑道:"我从来不曾想要过另外的迪姆,你是世界上所有孩子中最让我们称心如意的一个。"风鞋爸爸完全接纳了迪姆的肥胖,并让迪姆感受到肥胖并不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是可以被接纳被接受的。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着不足与缺陷,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而不至于让孩子在严苛的标准中陷入自卑的情绪。

3. 正确看待外界的声音

当前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严苛的,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比较之中。在生活里也常常会因为一些举动而被贴上标签,如"懒惰"、"淘气"、"学习"不好等等。

孩子“自卑”来源家庭的穷?别让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特别是还未构建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的孩子极其容易受别人的评价的影响。要让孩子不被外界评价的影响,父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鼓励,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培养孩子的自信,而这样有助于孩子慢慢形成坚定的自我价值感,在面对外界的评价,不会被外界不同的声音而左右。

"自卑"情绪就像蛀虫,可以慢慢侵蚀掉一个人的自信、快乐与幸福。而父母的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自卑"情绪的是否蔓延。自卑与家庭经济能力相关,但是绝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家长切忌将"物质教育"凌驾于"思想教育"之上。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