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让它成为能量,而不是最新的癌症
有一种说法:情绪是一种最新的癌症。
常有人说:自己的情绪不稳定,面对孩子和爱人时,无故发火,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人们普遍将情绪分为正性(积极)、负性(消极)两种,人为将七情六欲界定为对立的,而且这一理念得到很多人认可。
《礼记》中记载: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即这几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就会的。
佛教中的说法与《礼记》中的说法基本一致。佛教中的七情是“喜、怒、忧、惧、爱、憎、欲”。
人因有各种不同情绪的表达,才能成为适应环境的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
现在很多人只接受快乐、爱等所谓正性(积极)情绪,而排斥恐惧、愤怒等负性(消极)情绪。甚至刻意控制、压抑这些本属正常的情绪,造成严重后果。
亲戚的故事一位亲戚患乳腺癌前年去世,令自己年届六旬的父母,成为失独老人,少不更事的女儿失去母爱,丈夫中年丧妻。
这位亲戚从查出癌症到最后去世,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多。此中的痛苦挣扎、辛酸,只有自己和家人了解。
据亲戚的舅妈讲:她有什么话都不说,常憋在心里,喜怒不形于色,别人根本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的病全是压抑自己得的。
长期的各种情绪得不到释放,心理垃圾得不到清理,积郁成疾,才会留下许多遗憾、不舍,撒手人寰,令人唏嘘。
调查显示:夫妻之间经常出现情绪问题的人,死亡率比常人高一倍;亲子关系不健康导致的情绪问题,会让死亡率增加50%。
人们常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修炼的目标。因此,会刻意压抑情绪,让情绪能量不能正常流动,成为攻击自己的武器,是一种自我攻击。
总有一天,这些积压已久的情绪,会变成失眠、胃病、心脑血管病,甚至癌症来攻击你,让你措不及防。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身体记忆中,负面语言和肢体虐待的双重攻击,造成的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
尤其在幼年时期,这些情绪、感受会储存在细胞、皮肤记忆里,成为深入骨髓的身体记忆,挥之不去,伴随到成年。她为何不敢让人靠近
一位世人眼中近乎“完美”的女人,外在形象端庄,气质优雅,事业有成。却很难接受异性,无法进入恋爱、婚姻状态。
曾经有一位两情相悦的异性朋友,与对方聊天时感觉很好,但只要对方靠近她的身体,就会本能排斥。
一次,对方无意中理了一下她的头发,她立刻紧张起来,而且出了很多冷汗,令对方尴尬。这样的情况多次出现,两人越走越远,再无交集。
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为什么只要和喜欢的人亲密接触,就会害怕得出冷汗。
在一次催眠中,曾被遗忘的情景再现。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在吵架时,将情绪发泄到她身上,成为父母的出气筒。
父亲常打她耳光,脸被打得火烧火燎地疼。母亲说因为她,自己才被困在家里,维持破败的婚姻。
父母的言行,导致她产生了深重的羞耻感,认为都是自己不好,甚至自己是父母感情不和,婚姻不幸的罪魁祸首。
长大成人后,普适意义的成功,掩盖不了自己的罪恶感、低价值感,真实的自己依然是那个被无端打骂的小女孩。
她害怕别人靠近自己,甚至将别人善意的肢体接触,也当做要挨打的信号,身体会下意识做出保护动作。
她的身体不会说谎,牢牢记得曾被打骂时的情绪,才会形成“条件反射”。
如何去做消除情绪记忆,释放曾经遭受伤害的身体的情绪,需要很长时间,是个漫长过程。
人们面对旧日伤痛记忆时,会逃避,不敢、不愿直视。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是自我防御。因此,改变是痛苦的,需强大的心理能量,强烈改变现状的动力、意愿,才可能走出来。
身体如果成为储存情绪垃圾的房间,会成为负能量,造成失眠、消化不良、过敏、早衰,甚至癌症的不约而至。
释放身体情绪,只需四个步骤:
1. 与情绪在一起。
当曾经熟悉的情绪浮现时,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要和此情绪共处,接纳它真实的存在。
想象自己在一个空旷、无人的房间里,这种情绪在房间里自然流动,是你时刻感受变化的情绪,不是被情绪所控。
你的情绪想怎么表达、渲泻都可以,想哭就哭出来,愤怒就骂出来,或者只想静静地与它在一起。
2. 当情绪过去之后,觉察产生此情绪的原因。
a.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产生的情绪?这种需求是什么?若换种方式表达未满足的需求,你想怎样做?
b.是“被迫满足他人的需求”,引发的情绪反应?若再次被迫满足他人的需求,你想怎样反应或拒绝?这样的觉察有助于发现自身是有能量和智慧,可以拒绝他人的。
c.情绪的产生,引发记忆中何种事件?
这种情绪在身体的哪些部位,若在脸上,可多做面部按摩、呼吸练习,若在其他部位,可用瑜珈、跳舞、运动等肢体运动方式,释放淤积在身体里的情绪。
3. 关注当下。
每天十五到三十分钟,将易分散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安静地坐着。当注意力溜号时,把它带回来,继续静静地坐着。此练习可让你达到轻松、自在的状态。
4. 感恩身体。
每天感恩自己的身体,它替我们承载了心理、情绪的负担,也承载了欲望、期望。因此全然接纳、关照它,相信它会为你的人生带来健康、幸福。
以上几个步骤可以依次做,当你越来越熟悉,就不需要前面的步骤,只做最后一个就可以了。
让情绪成为满满的能量,才能活得更加通透、自在,与身体成为朋友,关注、爱它,而不是忽略、隐忍,预防心身疾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