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伦森的一生告诉你我:上帝可不只是掷掷骰子玩 (上)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顾名思义它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所密切相关的学科,那就是说,社会心理学的课题可以顺手从大众的生活里取得,比如,其中一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彼此喜欢或互相厌恶?如从行为主义角度解释,便是我们喜欢以某种方式给予我们酬赏的人,美貌出众的人,人见人爱,因为美丽给予了审美方面的酬赏;我们喜欢聪明能干的人,为求仰仗他们把事情做好,我们喜欢有种共同信仰,价值观的人,喜欢称赞我们,关注我们的人,讨厌让我们遭受痛苦,尴尬和不快的人……
这类研究,本书作者阿伦森开玩笑地称之为“祖母心理学”,意思是这些论断,祖母也可以教给你,还用得着心理学家搞什么研究来着?
不可否认社会心理学因为关注的问题来自于平常的生活,于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对这些问题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是被认为是常识了,就如上面所讲的吸引力法则。
然而事实上,正是由阿伦森一众社会心理学家有创见的研究方法所推动,我们开始知道怎样以实验的方法去探求社会心理问题,再不用仅仅靠祖母们的老人智慧,或者就算是大哲学家的看法,也只是一面之词,难以服众。
通过阿伦森的实验证实,其实一味的投其所好,并不能将好感叠加,人们喜欢或厌恶对方遵循着更复杂的互动关系。
阿伦森心怀信念,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改善社会,所以他的着眼点是力避琐碎的,而琐碎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容易陷入的窠臼,有时是研究者个人趣味所致,有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解构问题后,也会变得不可避免的琐碎。但另一方面,一些平时甚为琐碎的研究积累,到了一定时候也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有的心理学家只关心理论的建构,但对于如何把理论应用到改善生活,就很少留心了。阿伦森则做到了层层递进,当他验证了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之后,他便在恰当的时候应用了该理论,比如说在预防艾滋病,使用安全套的宣传上。
了解阿伦森的学术研究时,不其然感受到的是一种四两拨千斤,如阿伦森所建立起的“高影响实验”类型,便是个中一例。
在这种实验中,被试被引入到一个逼真的情景,确保他们的反应与在实验室外并无区别,而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戏剧性,参与的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是并不知道实验者真正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的,当实验的对象是人时,如果直接地探究目的问题,很大机会被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反应,这并不是说他们时不时需要撒谎,以维护他们人性的美好面貌,而是有些时候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做。
好像有名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在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询问过多位精神病学家,还有同事,学生等人,请他们推测多大比例的被试会一直增加电击强度,猜测的数字为2~3%,与真实实验中2/3比例的人会一直把电击打到最大值的实情相差甚远。
在主持“高影响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表演能力,才可让被试不会怀疑实验的真实。演技也不是天生的,此外,对每一个研究的问题,实验人员都不能只是照搬套路,而是得重新想法子,其实这种思维对创新的要求是很高的,阿伦森在书中娓娓道来,我们虽然读得轻松,但也不可忽略其中的心血。
类似的社会心理学命题,自然又必然地贯穿着阿伦森的一生,无论读者是否感兴趣,也可以看到研究者是怎样化现实于研究中,看他们怎样把现实中感兴趣的东西带入到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比“祖母心理学”更严谨细致的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