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文 / 喵呜心理学
2019-04-29 01:07

原生家庭之痛——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家长的一句话就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但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希望读者们通过本系列,更深层次的看清过去,和过去和解;认识自己,和自己和解;改变未来,不要让伤痛延续给下一代。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你小时候是否迫切的希望长大?

你是否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有没有人说过“你很窝囊”?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没主见?

“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首当其冲的让人想到“谦让”。而在《世说新语笺疏》中有人问孔融为什么,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即“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其实这是一个教育小孩要遵守公序良俗的故事,虽说谦让确实没什么不对,可弱者将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让给强者,是什么道理?将利益让给势均力敌的人,又是什么道理呢?只有强者将利益让给弱者,才能称之为谦让。在我们熟知的很多俗语典故中,不少被人错用误用,或者误解曲解其意,而大多数情况就是片面的了解的故事,就深以为然。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现在很多“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发生,孩子们还在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而违背他们的意愿,无论是一个梨子还是一个苹果,秉承着从娃娃抓起的信念,逼迫孩子们在有能力真诚分享和放弃之前,就早早的学习“分享”“给予”“牺牲”和“放弃”。或许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喜欢的“梨”,给予了他们心爱的“苹果”,但同时也牺牲了他们的“天性”,放弃了他们勇敢追求的心,更有可能放弃了他们的主见。他们习惯了“谦让”,而不敢于追求,甚至不敢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所以有人说“你好窝囊”。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他们误读了“孔融让梨”的典故,片面的被灌输了“谦让”的含义,而忘了实事求是的道理,忘了公序良俗的道理。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别人都对其称赞有加,孩子接受起来也显得心安理得。不!他们只是害怕,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这又是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起的呢?只要能够获得父母的爱,放弃一个“梨”算什么?又或许他们只是害怕你对他们的严厉批评罢了,即被称为“自私者”,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心像针扎一样痛。

如果你说这样管教孩子是为了他们好,为了他们以后能够更好融入社会,或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不显得丢人,那么你在确定方式是否正确之前,想一想,你是不是又掉入了“听别人的话活着”的漩涡之中了呢?事实上是为了满足你自己自私的需求而已。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试想一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允许贪心、自私、不合群的孩子却显得幸运,他们会在偶然间获得一次自内而发的分享和给予的乐趣,因为孩子九个月就不再想喝奶了,我们没有必要教他如何断奶。反观“好孩子”们,即使他们尽职尽责的分享和给予,却会因为别的孩子不像自己一样“好心”而受伤,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心理上的不平衡,或许是欺骗,然后逐渐变得愤世嫉俗,不愿相信他人。

他们迫切的想要长大,想要获得力量,想要挣脱当下。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孩子自己就会学得认真对待自己和他人。而父母当初没有在自己的父母那学得尊重,那么他们总是会采用“教育”的手段去让孩子学得这些,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想要孩子学得“谦让”也是如此,但你必须自己懂得如何正确的谦让。一个人如果自己都不爱,他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如果硬要一个人去分享自己最爱的东西给别人,这个人可能到最后即不爱自己,更不可能去爱别人,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爱的了,因为放弃了自己的最爱,牺牲了自己的天性,那么其他的身外之物又什么可爱之处呢?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去体验自我,又怎么做到自爱呢?

原生家庭之痛:“好孩子”的失败,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而对于“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可以有另外一个版本,母亲通过让三个孩子修剪草坪来决定谁能得到最大的梨,这是“约翰让梨”的故事,他们的母亲把三个孩子当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而不是可以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屁孩儿”。首先做到了对孩子的尊重,直面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当然“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并没有错,只是要时刻警惕不要曲解其中的含义,而是要真真正正的继承这些中华传统美德。

这里是喵呜心理学,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