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孩子能痛快地对父母发火

文 / 涵妈育儿
2019-04-26 15:26

本文由:可可的粽子妈

授权发布

前几天有好几个妈妈咨询我关于孩子打人、发火的事情,觉得孩子脾气会不会太大了?自己大部分时间是可以理解孩子的,觉得孩子生气是正常的,但是家里的人总是不理解,会觉得妈妈太惯着孩子了,这样下去孩子的脾气会变得越来越差,以后会出大问题。

今天就给大家有理有据的讲讲孩子发火到底要怎么处理才是科学的,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益的。

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所著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比坦率、直接和主动地表达敌意与嫉妒更有帮助的了(帮助他们调节心理健康)。

对于父母来说,也没有什么职责比平静的接纳诸如“妈妈,我恨你!”或“爸爸,你这个畜生!”之类的表达更有有价值。

我们通过接纳儿童的情绪向他们表明,我们不害怕怨恨,也相信他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此外,我们也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其自控能力的发展的宽容氛围。

书中这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孩子能够顺畅的对父母表达攻击性,表达愤怒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很有价值的。

而现实中,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父母一般会通过两种方法来组织孩子发脾气:

1. 以暴制暴,通过更强硬地打骂来镇压。

2. 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脾气对父母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用内疚来控制。

第一种情况,有个妹子在后台问我:孩子打我真的很疼,我能还手吗?我回答:如果你很生气的打了你老公,你老公能还手吗?妹子一下就明白了。

如果父母习惯性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攻击性,孩子会容易认同暴利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长大后会更容易发展出暴力行为,更叛逆,严重的甚至更容易去犯罪。

第二种情况就好比是孩子生气打了你,然后你戏精附体,开始演,自己有多痛有多伤心,孩子真的就会信了。

如果父母习惯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攻击性,孩子会逐渐压抑自己的攻击性,由对外表达逐渐变为对内。也就是说孩子会发展出过多的内疚、自责,日后甚至会习惯于去寻找贬低自己的伴侣、关系。

我们的文化其实是倾向于认为孩子生来就是坏的,人性本恶的说法。即使是现在,市面上最畅销的育儿类书籍也大多都是教你如何训练孩子,这些训练方法里,不可避免的会加入各种惩罚手段,即使是看起来温和的惩罚手段,本质也是觉得孩子需要被纠正,而不是觉得这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阶段,需要被理解。

我很久没有提到的睡眠训练也是一样,不是说睡眠训练完全不可以进行,而是要明白睡眠训练是为成年人服务的,是为了让成年人更轻松,而不是为了孩子好。

在妈妈自身状况不允许那么劳累且没有帮手的情况下,妈妈第一保全自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即使是这样的初衷也一样会为孩子留下一些心理发育上的影响,在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妈妈的精力恢复一些,家里人也能来帮忙时,可以逐渐补偿孩子。

但这不能被理解为:我训练孩子就是为孩子好。孩子需要的真的不是被训练,尤其是婴儿,他们需要的就是最大程度的被满足,这样才能保证最完好的成长发育。当我们无法避免的让孩子去体验挫折时我们心里要清楚,这是遗憾的,而不是把这些挫折等同于为了孩子好。

上周和朋友聊天,聊到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会推崇驯兽式的育儿,这件事其实是有历史基础的。

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儿,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生存危机,战乱、饥荒,让大部分人根本没可能活得正常。爷爷奶奶一辈儿的人最喜欢做的就是囤积,剩饭舍不得扔,穿了十几年的衣服也舍不得扔,就算是家里的布头也要留下来,为的是某一天可能会用到。

当人的基本生存的安全感都无法满足的时候,是根本谈不上尊重、包容的,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活下来,即使活不下来也可以默默地接受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几个人能够去真的给到孩子成长所需的爱?这种环境下父母更容易出于生存焦虑和恐惧而牢牢地控制孩子以及让孩子承接自己的焦虑。

所以我们父母这一辈儿的人,“能忍”是他们最大的特征,他们可以为了有一个完整的婚姻,陷在一段恶性循环的关系里一辈子。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忍受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并且因为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所以他们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从小就吃苦,吃习惯了,会一辈子都习惯吃苦,所以即使我们出生的这一代已经没有什么物质上的担忧,至少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但父母还是会流露出对生存的各种焦虑。总觉得钱不够,需要节约,不提倡创业、个体,而是希望孩子能够找到铁饭碗。

而教育方面更是觉得不打不成才,从小就要各种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以后能够足够稳定的挣到钱(不被饿死)。

大环境如此,我们这一辈的人成长模式也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有了孩子,接触到了那些发达国家的育儿模式(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生存焦虑,所以会更容易尊重孩子)以后,自然会很冲突。

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好处的育儿方式,但我们的身体记忆却还忠诚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

如何能够让我们最深层的身体记忆也变得和大脑一样有爱呢?

那就要主动去追寻去创造爱与被爱的瞬间。一个是和孩子的互动中,真的能够体验到什么叫无条件的被爱,孩子不在乎你美丑、贫富,甚至你对他发火,他转头还是要你抱对你笑。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能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过度的亲密会让我们不愿意和孩子分离,不愿意见到他成长,因为成长就意味着分离。所以,我们还是要去发展属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无论是和伴侣、朋友、同事还是亲人,总之,只有当你真的体验过好的关系,才可能去复制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