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文 / 第一心理
2019-04-25 11:07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校园霸凌(Bullying)在中学阶段,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 指的是有的孩子仗着自己的力量或权利,欺负同龄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对被欺凌者身体上的攻击,也可以是人际、尊严上的排挤、打压,或者是对其嘲讽、议论等。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在学龄期长期受到校园霸凌的孩子,即使成年后,也很难走出这种心理阴影,甚至会变得懦弱、胆怯,不愿与人交往。

由此可见,长期在学校被欺负,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是严重的,若家人有所察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当得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后,家长应不应该支持孩子打回去呢?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从理性的角度看,很多家人会认为“以暴制暴”不是一个好的决策,这样只会助长校园中的暴力风气,并且,法治社会下,暴力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因此,有的家长得知自己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后,要么会让孩子尽量躲开那个惹事的孩子,要么就将情况向班主任反映,交给老师处理。

然而,老师往往会找到惹事孩子或者其家长谈话,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事后,那个惹事孩子还会不会继续找麻烦,就不好说了。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而且,校园霸凌中,很多欺凌者都会警告被欺凌者不要将事情说出去,否则会受到很严重的报复行为。因此,家长的这种做法其实难以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再受到校园暴力的伤害。

并且,对于大多数不幸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而言,令他们最痛苦的不是肉体上的痛,而是心理方面的阴影,若没有及时疏导被伤害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可能会形成“创伤”,让他们难以从校园暴力的阴影中走出来。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指的是那些由于灾难、虐待、暴力等超出一般人经验的消极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巨大影响,经历创伤之后,会让人产生无力感、无助感,并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难以走出创伤带来的痛苦中。

对于校园暴力形成的创伤来说,会让孩子感到难过、痛苦,甚至产生社交回避、自闭、厌学情绪等。因此,家长应给予足够重视,当发现孩子遭遇欺负之后,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呢?从心理角度考虑,当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后,家长是可以支持孩子“及时还手、以牙还牙”的 。

一方面,孩子及时的发泄出自己的情绪,不用隐忍、埋在心里,对他们情绪的疏导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他们还手之后,身心上都会觉得好受很多,不会长期被这个恶性事件困扰。

心理构建:不好惹

另一方面,惹事的孩子往往都是欺软怕硬,你越是隐忍,他就越跋扈,因此,当你鼓励自己的孩子打回去时,也能向惹事的孩子透露“自己是不好惹的”。

从个体心理角度看,“不好惹”属于一种健康的心理构建,有助于划清心理边界、构建自信、健全的人格。

孩子被欺负后,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明确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自己被欺负会产生不悦与愤怒感,一味的压抑自我的情绪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及时还手。

并且,获得家长的支持后,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家长是爱自己、接受自己的。当然,一定要叮嘱孩子不用意气用事,将反击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就好。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育儿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