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医生完整解说

文 / 鸽子中医
2019-04-25 02:13

恐慌症其实和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都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恐慌症的个案,可能会在看似没有特殊原因,旁人觉得毫无异样的状况下,突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排山倒海般的恐惧,有些人甚至会描述像是心脏病发作、完全喘不过气这类的感受,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作完毕,但恐慌症个案常会持续担心下一次的发作,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焦虑或恐慌的感受,这是面对压力或危险的状况下,非常自然的反应。但对恐慌症的个案来说,这些巨大强烈的感受,却是难以预期的。在旁人看来,这个人的表现就会显得奇怪,有些人会因此被贴上标签,觉得这个人在演哪出儿?但其实对于恐慌症的个案而言,这些感受都非常真实。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恐慌症,让大家更完整认识恐慌症的可能原因、常见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式,希望无论是恐慌症的个案本身,或者是家属与社会,都能对这个精神困扰有更多的了解与同理。

恐慌症的原因是什么?

恐慌症的明确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多数专家会认为这和压力、遗传、童年的创伤经验、个人的个性与体质、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也有更多研究,认为和脑内传导物质有关。

在临床上的经验,我们可观察到,有些个案有家族遗传、儿时曾经遭受到家暴、曾经遭遇过严重的家庭或者是职场、社交上的创伤…等等。

根据相关的统计,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恐慌症,发生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左右,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其实也有专家有不同意见,这也可能是因为社会上的性别刻板印象,让男性比较不愿意因为精神状况去求诊,因此发生率被低估了。另外恐慌症多数在成年早期,也就是 20 岁左右出现,平均发病年龄大概在25岁左右。

实际上恐慌症的明确原因,是尚未被确定的。上述的信息,重点在于让大家有个概念,但别把这些当作标签,贴在自己或别人的身上。举个例子,并不是每个童年受暴的孩子都会产生恐慌症,实际产生恐慌症的人,也未必一定有上述的经验。

恐慌症有哪些症状?

在生理上来看,恐慌症可能是因为大脑的杏仁核受到恐惧的刺激,使得全身的交感神经兴奋,造成了一连串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可以被分为生理症状,以及心理症状两个面向。

在生理上,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主要跟交感神经过度活化有关:

心悸、心脏怦怦跳或心跳加快

出汗

发抖或颤栗

呼吸短促或喘不过气的感觉

喉咙有哽塞感

胸痛或不适

恶心或腹部不适

感觉头晕、步态不稳、头昏沉(或快要晕倒)

冷颤或发热的感觉(chills or hot flushes)

感觉异常(Pare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感

在心理上,患者可能感受到:

失去现实感(de-realization,不真实的感觉)或失去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体脱离的感觉)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going crazy)

害怕即将死去

通常恐慌症会在很短的时间,通常在 10 分钟内,就达到症状的高峰,而且会合并多种生理症状和心理症状同时发作。发作的时间通常维持几分钟到半小时。

对于恐慌症个案而言,最痛苦的,可能是发作无法预期这件事。你可以试想,假设自己在上课、上班、逛街、约会…等状况下,突然经历上面的这些症状,会是什么状况?因此许多恐慌症的个案,会因此不敢出门、不敢一个人独处,因此在工作与正常人际关系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是旁人很难理解的部分。

介绍恐慌症的症状,不是希望你自行诊断,因为实际的诊断需要医生进行完整的病史询问以及检查。因为不止恐慌症会出现恐慌发作的情形,其他精神疾病像是思觉失调症、抑郁症、躁狂症(又称双极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等,也都可能产生类似的症状。我们最希望的,是大家在了解这些症状后,能对恐慌症的个案有更多一分的同理与关怀。

恐慌症该如何治疗与预防?

恐慌症在治疗上,常见的有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或者是药物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有时也会使用其他的辅助治疗。在治疗的选择上,必须由医生完整评估个案的过去病史,还有生理、心理状况,在完整的沟通下做出决定。

恐慌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心理治疗上,常见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在指导个案,在恐慌症发作的时候,用和以往不同的方式思考、行为、反应,来面对恐慌症。因为恐慌症发作时,个案可能在大脑里出现一个错误的认知,基于这个认知产生了不适切的行为,只要改变了这些认知与行为,对于恐慌症就能有所改善。

举个例子,心理治疗师可以协助个案辨识恐慌症出现的第一个想法与感受,进而改变个案的行为和反应。例如心理治疗师可以给个案一些指示,告诉你:“即使你的感觉和恐慌症状很吓人,但这些症状都不会真的伤害你,也不会伤害到别人。”或者“不要想像有什么坏事可能会发生,这只会恶化你的症状。”又或提醒个案,如果发现自己在自问“万一怎样….会不会怎样…”的时候,可以立刻回答自己“那又怎么样?”

在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也可能同时指导个案肌肉放松的技巧,或进行一些腹式呼吸训练。总结来说,只要能够有效改变自己思考、行为、应对的方式,对于恐慌症的控制,就能够有所帮助。

恐慌症的药物治疗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状况,以及背景的生理条件,来决定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用以治疗恐慌症。目前常见的药物包含:

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

肾上腺素与血清回收抑制剂(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

三环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

苯二氮平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BZD)

每一种药物各自的作用与副作用,医生会需要综合评估安全性、有效性…等理由,有时也必须花一段时间调整药物,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疗人员会很需要个案以及家属尽力配合治疗,如果有任何副作用或感到不适的状况,应该要和医生好好沟通,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另外有些作法,像是音乐疗法、芳香精油疗法、按摩、针灸、瑜伽…等,都是曾经被提到可能可以缓解焦虑的方式,但是目前在疗效上的证据还不够明确。但在价格合理,也安全的状况下,医生们并不会反对寻求替代疗法。腹式呼吸是一种很不错的放松技巧,可以让个案专注于呼吸这件事情上,当你专注于呼吸,就比较不会在大脑里怪罪自己,或者是增加自己的压力,避免陷入“焦虑→恐慌→害怕→更焦虑”的恶性循环中。

现在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对恐慌症个案产生帮助,所以千万不要放弃!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医疗人员也希望个案可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有助于战胜恐慌,例如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多和你信任的亲朋好友接触互动…等,都是很意义的作法。

我们该如何面对恐慌症

恐慌症是一个不少见的精神困扰,对于个案本身、家属与亲友,还有整体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共同面对这些问题。

对恐慌症的个案本身来说,因为症状影响到工作与生活,必然是很痛苦、难过的过程。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孤独,也不是你的错误,只要向专业的医疗人员求助,这些症状多数都能被控制,也有很好的机会可以重返校园或工作。

对恐慌症的家属或亲友来说,这些看起来很严重的症状,不只会吓到个案本身,也会吓到身边的人。只要了解这个疾病,给予个案更好的家庭支持、心理支持,对于个案来说绝对是有利的。有时医疗人员也会推荐家族治疗,因为亲密的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只要其中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正向改变,也有机会正向影响其他的人。

对整个社会来说,因为恐慌症的患者发病的年龄通常在成年的前后,如果因此就没办法继续求学与工作,对社会是很大的损失。有时恐慌症的患者会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问题,因此到处因为头痛、心悸…等症状求诊,如果没能抓到病因,这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这有赖所有医生与心理治疗师们一起努力,除了生理的问题外,也多关注个案的心理状况,我们也期待社会不要对有精神困扰的朋友们贴上标签,营造更友善的环境,才是对整体社会最好的做法。

在高压的社会中,遭遇各种精神困扰的朋友,其实比你我想像得还多。只要有更多同理、包容与支持,不只是对别人好,也是在对我们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