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文 / 上会把钱送过去给
2019-04-24 14:20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01

分享一个读者来信:

我曾经有段爱情故事。

因为年龄小不懂事,才十七就跟一个男孩子私奔了。

家里人不同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起了。

但是,后来跟他在一起,基本上天天被打。

他不喝酒,就是不讲道理。

我只要跟他讲理就会对我动手,每次都打得不轻。

因为我知道,这是我自己选择的男人,所以我不敢跟我的家人说我被打的事。

后来怀孕了,以为有小孩他会对我好点,但是他一点也没变。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到我家去,我妈叫我在家让他家来赔礼道歉的。

可我怕我再闹下去,他会因为这事打我,我就偷偷就回他家去了。

我妈因为这事就不再管我了。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02

后来每天和他过的日子就是挨打挨骂,他打我的时候我就只能让他打了。

我想,我要是跟他打我,肯定打不过他,所以只能给他打了。

他下班回来,我做饭炒菜,只要有个菜还没弄好,就要被打。

小孩哭了,我哄不好也要被打。

半夜小孩难受一直哭吵到他了,他就骂我,让我把小孩抱到外面去哄睡着了再抱回来睡觉。

那时候是冬天外面特别的冷,我怕被打我只能乖乖的听他的话。

就这样过着,一不小心大的小孩才一岁多又怀孕了。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03

当时,和他一起在外地打工,我后来问他还会不会对我动手,他说只要我不跟他顶嘴他就不会打我。

我再次相信他,可我没想到这信任就短短四个月期限,他又开始对我动手了。

从那以后,我想等小孩出生,然后大点我就离开他。

小孩出身生五个月,我认识了一个男孩子,比我大五岁,他有个小孩三岁了。

我想比我大五岁可能会懂事一点,会比较会照顾人。

有一次,小孩他爸打我打得很严重,我疼到去门诊输液了,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带着五个月的老二跟那个男孩子走了,唉!

我又感觉自己犯傻了,刚脱离虎口,我又进入了一个火坑,这个男的更让我难以启齿。

他很是自私,只相信他的家人说的话,不相信我,也对我是动手又动脚,他家人看见了也不拉,不管也不问,唉!

我之后说话都很小心就很少挨打,不过有的时候他出去喝酒,回来就会撒酒疯揍我。

孩子大了两岁了,我又离开了这个男孩家,之后把这个小孩给他爷爷奶奶家送去了,我想问问我的离开对吗?对小孩是不是有太多的伤害?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回答:

首先要说明,被家暴的大部分受害者是女性,但也涉及到部分男性被伴侣家暴。由于社会对于男性受害、示弱的污名化,被家暴的男性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

那些长期处于家暴中却无法离开这段负面、危险的关系的人(无论男女)通常有以下这些特征:

第一:自尊水平较低

低自尊者往往认为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配拥有良性的亲密关系,这也导致受害人不容易离开这段关系。

第二:可能陷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会对其有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这种情结被称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出现的核心前提,在于受虐方对于施虐方的“依赖”,将自己完全放置于施虐者的评价体系中。这样,自己生活的快乐与痛苦、人生的目标与意义都由施虐者来定义和决定,自己则不必为这些决定可能存在的负面后果承担过多的心理压力。

第三:被强烈的无望感所笼罩

这不是说,有这些特征的人,就活该被家暴,只是说,很多被家暴的人,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敢走出黑暗,开始新生活。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

逃离家暴,必须做到:

首先,识别家庭暴力。

其次,提升自爱能力。

第三,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

最后,在必要的时候离开关系。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析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家庭暴力,当事人是什么心理?该怎么逃离?心理学家帮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