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燕园家庭教育: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学习预习的好习惯

案例:同样是预习,为何结果不一样?
倩倩妈妈很想培养女儿的预习习惯,于是给倩倩报了很多科目的课余班,让倩倩提前学习了课堂上老师要讲的内容。结果却发现,倩倩的学习收效甚微,老师反应,说倩倩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会表现出自己已经会了的样子,事实上,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
而玥玥妈妈,也同样很重视女儿的预习习惯,玥玥妈妈鼓励女儿在预习新课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鼓励女儿带着问题去听课,然后看看通过老师的讲解,有没有解决了之前的困惑。
在妈妈的鼓励引导下,玥玥的成绩进步得特别快。
看来,同样是预习,不同的预习方法,会导致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对于预习的认识误区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预习习惯
从心理上让孩子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讲预习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在学习中,预习是很重要的。通过预习才能知道要学的是什么。预习能使孩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能够帮助孩子带着疑问上课。

引导孩子合理地控制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如果孩子因预习而被搞得身心疲惫,他们就很难建立起预习的兴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作业量,先安排孩子复习,然后写作业,然后预习。每一学科预习控制在几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虽然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进行预习,但一定不能漏掉预习的环节,因为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预习”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强,到了中学阶段就更是如此,所以必须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引导孩子多与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同学沟通:家长可以让孩子邀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大家一起谈谈预习的重要性。以激发孩子对预习的兴趣。

及时表扬,树立信心:长在检查预习情况时,只要发现孩子有点滴进步,就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