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向身边的人哭穷,后果很可怕

文 / 第一心理
2019-04-21 19:2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代社会,金钱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成为了衡量个体贫富水平的标准,同时,出现了一种社会怪象——哭穷。

社会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对区域内群体进行追踪,对不同情绪类型的人群进行了分类。结果发现,不同情绪类型的人群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那么,经常哭穷的人,都是怎样的心理呢?

有钱人与穷人哭穷

有钱人哭穷,一方面是出于吝啬。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富有,总是贪婪的想挣更多的钱,因此,他们哭穷也就很自然了。

另一方面,是出于安全感的需要。他们把钱当成安全感的寄托,总害怕被别人夺去,所以经常在别人前嚷嚷着自己“没钱”。

当然,有些人是真没钱。他们哭穷的目的,一是博得同情,渴望获得帮助。通过哭穷的方式暗示别人,希望别人可以主动站出来帮助自己。或者是去试探别人的态度,以此来判断自己要不要开口寻求帮助。

二是抱怨发泄,怨天尤人。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于其他并无多想。三是示弱占便宜。利用哭穷,以此来示弱占别人的便宜。

从心理层面看,哭穷,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行为。通过表达窘迫,博取别人同情。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一个人想变得越来越好,必须靠自己的辛苦努力,靠别人是不可能的。没有领悟到这一点的人,只会越来越穷。

哭穷会让人际关系变差。向关系亲近的亲人朋友哭穷,有能力的或许会伸出援手帮你一把,而现状也窘迫的则会显得很尴尬。即使是单纯的情绪发泄,也会给身边人带来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大家都会离你远远的。因此,哭穷会让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哭穷还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当一个人天天都说自己穷,内心就会把自己定位在穷人的位置上,并持续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失去奋斗的意志,变得懒散,最后面临从物质到心理层面的全面匮乏。而那些有钱人,则一直认为自己有一天可以通过奋斗变得富有,于是他们的奋斗不会停止。

稀缺心态

另一方面,哭穷还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有一种匮乏感,即心理学上所说的“稀缺心态”,越缺钱,就越在意钱。

这种匮乏感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哭穷会消磨亲子感情,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也会让孩子失去爱自己的能力。

有些人,生活明明过得不错,却每天都在哭穷的人。这一类人,不是谦虚是虚伪。一方面想要隐藏自己的财富,另一方面,是向别人表达不要求助于他,这一类的朋友,不交也罢。

综上诉述,哭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不少坏处。哭穷只能使自己看起来更加软弱无能,哭穷只能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变得更差,哭穷会给自己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很穷,从而越来越穷,哭穷还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价值观。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