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文 / 沛泽妈读心理
2019-04-05 14:07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孩子上小学后,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批评孩子,他可能根本不当回事,但是要被同学说了两句,会比被你批评难过100倍。

前两天,沛泽班上进行单元测试,他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目,被扣掉了两分,坐在他前面的一个男孩子就嘲笑了他两句,“你不是总考第一吗?你不是学霸吗?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

放学后,沛泽嘟着嘴巴从学校出来,一见到我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我哭诉,上气不接下气,拳头攥得紧紧地,害得我以为受了多大的委屈呢,不就是被同学说了两句嘛,可在孩子眼里这就是天大的事,是深深地伤害了他自尊心的事情,恨不得将他的那个同学暴揍一顿才解气。这要是换作我说他两句,连皮毛都伤不了。那么,为啥孩子会把同伴的话太当回事呢?这就要从小学生的自尊心特点说起了。

小学生(6—12岁)自尊心特点

(一)什么是自尊心

什么是自尊心,自尊心是指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信、自爱、自重、自尊,并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心强的孩子有较高的抱负,自信心强,做事态度积极,更容易取得好成绩。相反,自尊心差的孩子常对自己持有怀疑态度,做事较为消极,在各种活动重的表现也会较差。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二)儿童自尊心的心理构成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认为,儿童自尊心是由四个维度组成的,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1.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好,孩子学习成绩好,感觉自己很聪明。

2.社会能力,主要是指社交,在学校能与同学相处得很愉快,在同学中是个意见领袖等。

3.体育能力,主要是指擅长体育,参加过相关的体育活动,取得过好的成绩。

4.一般自我价值:主要是指确信自己是个好人,很满意当下的生活。

(三)儿童自尊心的特点

哈特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尊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虽然小学生已经能够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评价,但还不够准确,而且这种评价往往来源于自己的感知,如果被别人喜欢、被别人认可,他就会自我感觉良好,有较强的自尊心。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的分数比上一次多了15分,如果他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肯定,对提高他的自尊心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因为他自己往往无法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分数,认识不到自己的进步,他需要通过直观地感觉,比如被父母表扬了,这样的方式来感知。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二是因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不同,因此他的自尊心往往取决于自我表现的情境。

比如,一个孩子擅长长跑,那么,他在体育课上的感觉就会非常好,自尊心就会很强。但是他不擅长数学,在数学课上就会很受伤,自尊心大受打击。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自尊心的强弱,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对他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另外,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6—12岁的孩子常常通过同伴来衡量自己,来确定自己的形象和能力。

了解了小学生自尊心心理构成和特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被同伴嘲笑两句,远比被父母打骂要伤心得多,因为同伴的评价远比父母的评价分量要重得多。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自尊心,一方面需要家长的正向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就感,两者缺一不可。

(一)多给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

我们先来讲一个心理学概念——镜像自我,这事由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大师拉康·雅克提出的。他认为我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今天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去上班,你可能不太确定这件衣服是否适合你,你穿上去是否足够靓丽,但当你听到同事、朋友的夸奖后,你确定这件衣服真的适合你。也就是说,他人犹如我们的一面镜子,当然,这面镜子不仅能照出我们的服饰、容貌,还能反应出他对我们的态度,这对我们的认知与自尊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小学生的自我认知是不够准确的,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是十分客观和稳定,所以,他们需要从旁人那里得到佐证。如果父母经常给与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对孩子提升自尊心就会大有帮助,相反,如果我们经常打击孩子,吹毛求疵,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很糟糕,从而使他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比如,孩子考试考了70分,这可能与你的预期是有差距的,我们希望他考100分,如果我们的期望值远高于孩子的能力,自然就会忍不住批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客观的分析问题,发现孩子这次考试比上次提高了10分,名次也提前了6名,我们就会由衷地表扬孩子、肯定孩子,孩子也会很高兴,对自己更加有自信了。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不能只有学渣与学霸两个评判等级,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在从学渣通往学霸路上的努力与进步,不是只有学霸才能获得表扬,努力更值得赞美。

(二)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勤奋感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克服一个人格矛盾,6—12岁克服的人格矛盾为“勤奋—自卑”,此时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

6—12岁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培养孩子的勤奋感,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取更大的成绩,其意义不仅在于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获得成就感,成就感会帮助孩子积极地看待自己,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从而克服自卑感,获得较强的自尊心。

培养孩子的勤奋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1.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不要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我家孩子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了物理,而物理是初中才学习的知识,而他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老公觉得他可能学不好,没有答应给他买电学实验器材的要求,孩子急得直哭,再三恳求下我们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放学后就自己研究电路,学会了串联、并联,了解了电阻、电流表的使用等等。

6—12岁的孩子他们会对物品构造、用途、性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去探索,当孩子表现出兴趣时,不要觉得孩子是故意捣蛋,而是应该给他尝试的机会,这比我们强迫他学习,被动地培养勤奋感,要强得多。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

2.给孩子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不可能一直绷着一股劲,给孩子提一个空洞的或者无法完成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要求孩子把认识的字都会写(太空洞,不够具体),或者让成绩平平的孩子期末考试考满分,这都是很难实现的。

正确地做法是给孩子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以培养阅读习惯为例,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读10个页码,而不是要求孩子读多长时间,因为孩子有可能会将时间磨蹭掉,具体他读了多少,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如果规定每天读10个页码,就非常直观具体了。

(三)让孩子多和朋友在一起

鼓励孩子社交,让孩子体会到有朋友的快乐,让孩子从朋友中获得认可,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把事情做好的,当他们怀着这样一种成就感与自信去做事时,往往会事半功倍,从而又对提高自尊心大有帮助。

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人格矛盾,只有在小学阶段克服了“勤奋—自卑”的矛盾,他才能顺利地过渡到青少年期,就如植物的生长,每个阶段都不容错过,一旦错过,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对未来充满憧憬。

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勤奋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