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不仅是一部青春纯爱电影,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大片
有些人平庸浅薄,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不过是匆匆浮云。
也许,在某个不经意间,你会像朱莉一样,看到一双忽闪忽闪的蔚蓝眼眸,遇到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人。
即使那个人并不喜欢你,但你仍然会像牛皮糖一样黏着ta,你会因为与ta她相处的某个异性而闷闷不乐,但当他们一分开,你会变本加厉,如痴如醉的嗅着ta发丝间弥漫着的西瓜味道的香氛......
可能这就是青春萌动的感觉,那刚刚露头的萌芽在稚嫩的心间缓缓搏动着,一想到那个人的样子,阳光就好像在脸上化开了。
无可避免,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藏着一个ta,那是我们在青春期里撒下的种子,让它深埋心里,还是任其野蛮生长,这是我们的选择。
在电影中,朱莉不是一个会被恋爱任由摆布的女孩,她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有自己的爱情观,懂得什么是爱,懂得该如何去爱,她有自己的底线,一旦触及到她的自尊就会放弃。
显然,朱莉是非常幸运的,她有一个家庭给她正确的价值观,让她对自己的价值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也让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朱莉喜欢爬上那棵无花果树的树梢,那棵树在晨曦中显得尤为美丽。
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风景便愈发迷人,不是吗?缕缕曙光穿透云层,洒到广袤无垠的原野上,留下一片金色的光辉,从这里可以看到全世界,不是吗?
有时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在这绚烂的日落景象中,朱莉慢慢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
她的父亲是个画家,一幅画绝非简单拼凑就能完成,他得考虑画的整体效果。
“一头牛只是一头牛,草地也只长满了青草和花朵,阳光照进大树的枝桠,亦不过缕缕薄光,但你若能将它们衔接拼凑,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这便是父亲教给朱莉的道理,喜欢一个人,你可以喜欢他的眼睛,他的鼻子,或是其他的部分。但你要爱一个人,和他相守一生,便要考虑整体了,他的性格是否与你合得来,他的行为是否能让你忍受,他是不是真的在乎你......这些都是值得她深思的东西。
然而布莱斯并不喜欢她,他的父亲对她有很大的成见,因为她家的院子总是杂乱不堪的,所以他的父亲甚至怀疑她家的鸡蛋是否有沙门氏菌,为此他丢掉了她精心为他准备的鸡蛋,这件事情也让朱莉重新审视自己,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布莱斯。
直到她偷听到布莱斯在好友面前嘲笑自己的智障叔叔,她的困惑终于消失了,她确定自己不再喜欢布莱斯·罗斯基了,她只是喜欢他忽闪忽闪的蓝色眼眸罢了。
不仅是朱莉的父亲,她的母亲也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在朱莉的父母为家庭问题大吵一架之后,他们并没有冷落伤心的朱莉,而是先后来到朱莉的房间,爸爸跟她说了叔叔的遭遇,说他很爱他,他曾经答应父母会永远照顾他,而妈妈说她很爱爸爸,她爱他的坚强与善良,她亲吻朱莉向她道晚安,在她耳边说道:她是她最大的骄傲。
因为家庭问题而大动干戈,但朱莉的父母都没有将不满与生气迁就于朱莉,孩子依然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在这样的家庭之中,朱莉怎么可能不会健康成长?
反观现实社会,有太多太多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酿成惨剧的例子了。
比如,一个家庭中的家暴,它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有心灵上的伤害。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建立一种好的家庭氛围,而不是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家长一直在互相猜疑,在孩子青春期,很有可能会做一些叛逆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正确的指导,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就比如前段时间服毒自杀的“杀鱼弟”,“杀鱼弟”在年龄很小的时候,遭受了来自父亲的暴力教育对待。结果这种暴力并没有让“杀鱼弟”变得更好,却让“杀鱼弟”在非常年轻的17岁选择了服毒自杀这个结果,可见家庭教育中使用暴力,对于孩子的教育结果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反而可能起到的更多是负面作用。
还有前不久发生的北大学生弑母案,也是因为凶手吴谢宇的母亲没有给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他的心理扭曲,最终酿成了这场惨剧。
最后,来一个文艺的结尾。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怦然心动》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