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患者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将有巨大隐患
近期,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推出了一篇关于抗精神病药用药不当的文章,分析得非常专业、详细,特此分享,希望能对患者、家属有所帮助,更希望能对精神科医生有所启发。
此外,我对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精神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的诊疗经验比较丰富,在此对青少年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提出一些意见,帮助大家更全面了解这个问题。
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情况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青少年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妄想等,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消除精神病性症状;
二是青少年患者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或者抑郁症后,有的医生会将抗精神病药作为联合用药,起到稳定情绪和抗抑郁的作用;
三是利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较强的镇静作用,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必须承认,在这三种情况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一般都是确切有效的。尤其是对于第一种情况,抗精神病药可能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等机制,比较快速地消除精神病性症状。
可是,精神科医生在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可能会对青少年患者造成特殊的心理影响,并尽量避免带来新的心理创伤。
抗精神病药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代谢紊乱综合征,常见于长期服用奥氮平、喹硫平等药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增加。
对于青少年女性患者而言,体型发胖很可能会加剧她们的自卑心理,而身边同龄人对她们的负性反应如嘲笑、孤立等行为很容易导致心理创伤,使患者病情加重。如果精神科医生不了解其心理活动,可能反而继续加大药物剂量,造成恶性循环。
代谢紊乱综合征还会使部分青少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甚至患上二型糖尿病,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也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常见副作用。这容易令青少年患者继发学习障碍,或使患者原有的学习障碍变得更加严重。对于学习压力很大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会严重影响其康复,甚至令病情恶化。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青少年患者,他在服用大量精神科药物一周后,记忆力明显下降,学习状态和成绩一落千丈。他特别在意学习成绩,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甚至还跟母亲说“要杀死那个开药医生!”家人极为恐惧,只能完全停止服用药物。
目前,这名男孩经过我们初步的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TPTIH)等心理干预后,对原来就诊精神科医生的愤怒已消失。回头想,如果他病情恶化时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引发悲剧。
已有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或会导致自杀风险提升,这很可能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情绪波动有关联。
因此,精神科医生必须提前告知家属、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并说明药物副作用并不是永久性的、可以通过逐步撤药而消退的,让家长和孩子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如果患者后续真的出现了副作用,精神科医生也应该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指导患者如何合理饮食,尽量减少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影响。
而且,对于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抗精神病药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也难以触及患者心理上的根源问题。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的根源很可能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深度催眠的心理干预可快速缓解、甚至消除精神病性症状。
在临床中,对于有严重幻觉、妄想的青少年患者,我们会先使用抗精神病药来稳定患者的病情,当病情稍有缓解,患者自知力有所恢复,并愿意接受心理干预后,我们再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对患者进行心理创伤修复。
当患者的心理创伤被修复后,精神病性症状大幅度消退,甚至完全消失。我们再快速撤药甚至最终停药,药物的副作用自然得到了解决,患者的康复速度也更快!
关于这个临床发现,我曾在上周推出的文章中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回看:幻觉妄想的背后往往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以下分享的文章还揭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服用抗精神病药并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但出于主、客观等多方因素,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只采取药物治疗,不懂得心理干预。
所以,希望广大精神科医生能有所警醒:在面对青少年患者时,不但要重视药物副作用的问题,更要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宽认知边界,加深对疾病的理解,了解前沿的、最新的诊疗动向,多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干预,为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提供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何日辉
超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将大大增加青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丨崔佳彬
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01、儿童和青年人的抗精神病药使用率显著增加
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在面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时会面临难题:这位患者适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吗?我应该怎样把控药物剂量呢?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上市以来,用于儿童和青年人的抗精神病药物显著增加。
多到什么程度呢?
据统计,2010年,光是在美国,24岁以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就超过一百三十万人,他们花在抗精神病药物上面的资金超过七百万美元。
有意思的是,服用这些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大部分并不符合FDA规定的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标准[2]。
有70.6%的患者仅仅被诊断为行为障碍(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破坏性行为障碍等)后,就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除了抗精神病药物外还有其他副作用比较小的治疗方式(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但当时的临床医生并没有选择这些治疗方式。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事实上,抗精神病药物对于这些疾病来说是二线治疗用药,甚至很多药物是指南里未推荐使用的。
JAMA Psychiatry最近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儿童与青年人意外死亡的相关性》,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警示或启发。
图片来源于:JAMA Network
这篇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Wayne Ray博士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在1999-2014年间美国田纳西州的247,858位年龄阶段处于5~24岁,并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研究人员依据这些患者初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将其分为三个组:高剂量组(大于50mg氯丙嗪或等价药物,30120人),低剂量组(小于等于50mg氯丙嗪或等价药物,28377人),对照组(使用精神振奋药物、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189361人)。
70.6%的研究参与者被诊断为有行为症状,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品行障碍或行为冲动。在高剂量组仅有28.1%患者所患疾病被FDA批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双相情感障碍或自闭症谱系。
研究者:Wayne Ray博士
图片来源:psychnews.psychiatryonline.org
研究人员们发现在不患有威胁生命的躯体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当中,服用高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80%,意外死亡率提高了3.5倍。
在考虑了药物过量的因素后,意外死亡的概率持续增高,因为心血管疾病及代谢因素死亡的概率提高了4.3倍。
高剂量组死于心血管疾病或代谢因素的比例是25.6/10万人,与之对比的是,对照组每十万人年有4.9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或代谢因素,是高剂量组的五分之一。
在Psychiatric News的采访中,Wayne Ray 博士提到:美国有超过一百万的儿童和青年人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其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必需的治疗手段。
这种与指南不匹配的药物滥用使他们更多地暴露在死亡的风险当中——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
本项研究提示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与儿童、青年人死亡率的增高有关,也警示我们:
1. 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我们需要谨慎考虑除抗精神病药物外其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2.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应对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代谢功能,并将可能的风险如实告知患者或患者的监护人。
3. 对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时监测患者各项指标。
在美国,抗精神病药物的超量使用由来已久,有如下原因:
1. 医保对于药物报销比例大于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
2. 开抗精神病药物更简单
3. 家长学校想要立竿见影的矫正儿童的不当行为。
作为一名精神科大夫,我们在开具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需要更加谨慎、权衡利弊、做好防范工作。
02、编者有话说
通读整篇研究,不免使我联想到,在我国是否也存在这样滥用的情况呢?
据此,编者联系到了一名临床一线的精神科医生,希望他能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他阅读完研究和本文后的一些补充:
我们是怎么定义临床上的“超剂量”服用呢?这要从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途径谈起。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是在肝脏代谢,由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Cytochrome P450)主导,主要由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等药物代谢酶参与代谢。
CYP3A4仅占人体肝微粒体CYP酶总含量的30%左右,却代谢了临床中50%以上药物。
CYP2D6作为人类唯一有活性的CYP2D亚族酶,仅占P450肝脏蛋白总量的1%~2%,却参与临床上大约30%的药物代谢,它也是CYP酶系中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
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个体中代谢快慢的不同就决定了药物剂量使用的不同。
临床中常采用血清药物浓度(色谱法)测定药物的浓度,依据血清药物浓度是否达到治疗的浓度范围而调整药物剂量,故常存在剂量超说明书使用,如氯丙嗪的最大使用剂量可达1000mg/d。
但我们要清楚,超说明书使用≠超量使用。
文中提到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常合并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等,目前治疗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长-学校干预为主。
心理治疗和家庭-学校干预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多见,因学校的老师往往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及知识。
在家庭中父母亲因生活压力常需要出去工作,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就存在希望通过药物治疗,让孩子尽快“恢复”的侥幸心理。所以,的确存在超出指南范围的用药。
但这并非精神科从业人员不专业导致的。
近些年国家对精神科予以较大的扶持力度,新入职刚毕业的精神科医生需规培3年,中医类的及未从事精神科取得执业医师以上新入职的医生需参加精神科转岗医生培训。
一系列措施较大提高我国精神科医生的医疗水平,对药物治疗的剂量目前大部分医生均能较好的把握。
在儿童及青少年的药物治疗中,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物很少(例如未成年抑郁,CFDA只批准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CFDA只批准帕立哌酮,阿立哌唑治疗)。
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较中国多,临床中常会借鉴FDA的标准。
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较成年人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代谢方面的有更高的风险。
这是在当今精神科的治疗中是不可避免的两难问题,这需要我们临床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去判断和权衡利弊。
抗精神病药物的超剂量使用不应该作为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来考量,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
备注:接受采访的临床医生因个人原因选择不透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
参考文献:
[1]Ray WA, Stein CM, Murray KT, et al. Association of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With Risk of Unexpected Death Among Children and Youths. JAMA Psychiatry. 2019;76(2):162–171.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8.3421
[2]https://psychnews.psychiatryonline.org/doi/10.1176/appi.pn.2019.2a15